图书标签: 摄影 阮义忠 台湾 随笔 影像 社会学 散文杂文随笔 铁葫芦
发表于2024-06-15
人与土地(增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人与土地》是“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最为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1986年,展现其时台湾乡村正在逐渐消逝的人情与风景,曾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那时候还没有任何旅游指南,阮义忠依靠一册台湾客运路线图,走遍岛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在都市的触须探达之前,记录下乡民最朴素的日常生活。这是人与自然还亲密依存的年代,人们在土地上成长、劳作,视勤俭与坚韧为生活的信仰,又在最终归宿于土地。
增补本收录了《人与土地》系列全部86幅照片,每幅配以简净文字,讲述照片背后动人的真实。在人与土地的联结已变得冰冷而遥远的今天,幸有阮义忠捕捉到的一个又一个瞬间,留给我们可供寄托的不变。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22岁任职《汉声》杂志英文版,开始摄影生涯。三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阮义忠的著作丰富,对全球华人地区的摄影教育卓有贡献,其中尤以1980年代出版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1990至2000年代创办的《摄影家》杂志影响最巨,被誉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中国摄影教父”。近期出版有摄影随笔集《失落的优雅》《都市速写簿》《正方形的乡愁》。
再好的风景若是少了人的生活痕迹,就禁不起细细品味。要多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细细体会对象的喜怒哀乐,胜读一堆闲书。
评分文字的水平比较不吸引人,但却是图片的一种有效补益
评分影像自然是很棒的没错。文字非常质朴直接,虽然在行文上总是有牵强的“硬要拉回主题”的感觉,但毕竟说的都是实打实的肺腑之言。装帧方面,版式比较纠结,很多横版不得不从中间断开,这是硬伤。装订方式上可以180度平展的手感我很喜欢。
评分我自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成为我一生弥足珍贵的人生体验。我喜欢摄影和文学,有旧派知识分子情结,这些都是我读阮义忠先生《人与土地》能够获得强烈共鸣的原因。在人与土地的联结已变得冰冷而遥远的今天,这本书让人怀想起人与自然还亲密依存的年代,以及在土地上成长、劳作、信仰、归宿的人们。
评分很喜欢这本书,不仅是摄影艺术,也是台湾1980s前后的历史,岛屿族群的社会记录,还有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内疚。人与土地,可以说是艺术的母题,甚至可以上升为信仰,神话,如大地女神盖亚与巨人安泰俄斯。书中值得关注的有:一是阮义忠在人物纪实摄影中与被摄对象的关系,包括双方的沟通,及之后的重逢。最难是取得拍摄对象信任。二是台湾多族群的生活形态与民俗民风样本,作者在三四十年前进行了大量记录,后来他故地重游,一些从前景致变化不小,可惜。三是阮义忠的家庭细节,孩子的教育,与妻子回故乡,回忆父亲、母亲、外祖母等,情感真挚,让读者看到艺术家艰难成长。四是阮义忠与昔日工作伙伴的分道扬镳,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及,有很深的岁月惆怅,但具体原因语焉不详。│书中的不少作品引起我的思考,也给了我很多启发,非常感谢作者。
《人与土地》是阮义忠1974—1986年间拍摄的系列照片,记录了台湾农村的人民与土地,分为“成长、劳动、信仰、归宿”四个单元。2011年初,阮义忠在《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与生长出的情感,这本书便是照片与专栏文字的结集。虽是七八十年代台湾农村生活的记...
评分 评分图像很直接,文字也算是简单,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作者说年龄已老,希望能表达得朴拙、平润一些,然而字里行间总是不时有些滞涩的拖沓感,而不是作者期望的那样的透彻明晰。出于生,再入于死,那需要多么大的心劲呢?也许差距就在这之间吧。 2012.5.3
评分落地北京,阮义忠做的第一件事,是为一个女孩的“礼物”签名题字。 事情源于4月17日中午的一条微博。一名女孩分享了旅途中的一段小插曲:她带着阮义忠的新书《人与土地》坐上火车,邻座的农民工将书借去,入神地看了两个多钟头。见他如此着迷,下火车时,女孩主动将书送给了身...
评分前段时间,在网上与朋友聊天,对方随口谈及了自己在之前夏收的时候,陪父母一起回乡下老家探亲的经历。说不上什么愉快,更正确的来说,她当时是很惊悚的发现,简直跟沧海桑田似的…… 封存在儿时美好记忆中的东西都不见了,除了一些留守的老人,人也都不在了,当年和她一起玩...
人与土地(增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