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吴三桂 明清史 明清之际 明清 明史 清史 中国史
发表于2024-06-16
吴三桂与甲申之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甲申之变的三方代表人物, 朱由检为大明朝的崇祯帝, 时年34 岁; 李自成为大顺朝的永昌帝, 时年38 岁; 多尔衮为大清朝的摄政王, 时年32岁。论长幼齿序, 三人大致同龄, 而以李自成居长。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 30 龄代的人属于“中青年冶。然而就是这三个中青年, “虎掷龙拏不两存, 当年曾此赌乾坤冶。这一场乾坤大赌博, 角逐的三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事、民心向背等各个方面的盛衰消长, 互为纠葛, 其间的关系极其复杂, 而百端归一, 结局成了满清一统天下的原因却极其简单: 若非吴三桂借兵则山海关不失; 山海关不失则清兵不入, 即使有范文程和洪承畴的谋划, 多尔衮也只能施皇太极的故伎, 毁边墙, 扰京畿, 饱掠一番, 哪里来再回哪里去, 要想一举夺得天下, 其可能性基本为零。如此看来, 实在是吴三桂成就了多尔衮!
谈甲申之变, 吴三桂是个回避不开的人物, 其人其事, 足资谈助。中国历史上, 若论声名狼藉的败类, 吴三桂必在前三名之列。他与陈圆圆的故事, 流布里巷, 家喻户晓, 江山美人的抉择时刻, 宁愿毁弃江山而不肯割舍美人, 是人们鄙视其人的长久不衰话题; 至如其国变之际, 君难不淤救, 父死不顾, 首鼠两端地在明、清、顺三方之间窥伺机宜, 趋避渔利,为达一己之私, 不惜开门揖盗, 断送大明天下等等丑闻, 亦为人们所耳熟能详。近四百年来, 三人成虎, 千夫所指, 传说的荒诞早已掩盖了史实的严肃。此人真的就如此令人憎恶, 如此声名不堪么?
史学工作者
良心之作
评分4.5星。我一直认为合理的推测是丰富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文献也是要辨析的,可纯凭文献,历史的细节把握不到。很多时候“常理”能在其中推上一把。
评分4.5星。我一直认为合理的推测是丰富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文献也是要辨析的,可纯凭文献,历史的细节把握不到。很多时候“常理”能在其中推上一把。
评分就是喜欢这样的作者。以史料为依据,从逻辑上、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上合理的分析,能清晰的把观点描述出来。不参杂狭隘的民族主义、全民族大一统的观念。这大概就是年轻史学家的讨人喜欢的地方吧。 事实清楚的历史是没那么荒唐的,是能结合当时的情况得到合理解释的,再也不是什么“冲冠—怒为红颜”了,而是借兵抗贼,希望划江而治,而主要经营这件事的武夫吴三桂又没有什么宏韬伟略,又没有什么人佐其谋,结果被骗而导致千古骂名。
评分酣畅淋漓!上一次读有这种感觉的严肃考据历史著作还是辛德勇先生的《制造汉武帝》。对于吴三桂与甲申之变史事的详细爬梳与去伪存真,作者不可谓不尽心竭力!力荐!书中有几处印刷错误!第175页,《罪惟录》的作者为查继佐,而非查良镛。希望再版的时候可以改进!
本书稿对甲申年(1644)明朝灭亡前后吴三桂的活动进行了细致考辨,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复原了甲申上半年明、清、顺三方角逐的复杂历史画卷。作者的主要结论是:一、吴三桂根本就没有降闯。二、吴三桂的降清与陈圆圆无关,吴三桂在北京一役之后掠获陈圆圆之前根本和其没有任...
评分本书稿对甲申年(1644)明朝灭亡前后吴三桂的活动进行了细致考辨,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复原了甲申上半年明、清、顺三方角逐的复杂历史画卷。作者的主要结论是:一、吴三桂根本就没有降闯。二、吴三桂的降清与陈圆圆无关,吴三桂在北京一役之后掠获陈圆圆之前根本和其没有任...
评分本书稿对甲申年(1644)明朝灭亡前后吴三桂的活动进行了细致考辨,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复原了甲申上半年明、清、顺三方角逐的复杂历史画卷。作者的主要结论是:一、吴三桂根本就没有降闯。二、吴三桂的降清与陈圆圆无关,吴三桂在北京一役之后掠获陈圆圆之前根本和其没有任...
评分本书稿对甲申年(1644)明朝灭亡前后吴三桂的活动进行了细致考辨,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复原了甲申上半年明、清、顺三方角逐的复杂历史画卷。作者的主要结论是:一、吴三桂根本就没有降闯。二、吴三桂的降清与陈圆圆无关,吴三桂在北京一役之后掠获陈圆圆之前根本和其没有任...
评分本书稿对甲申年(1644)明朝灭亡前后吴三桂的活动进行了细致考辨,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复原了甲申上半年明、清、顺三方角逐的复杂历史画卷。作者的主要结论是:一、吴三桂根本就没有降闯。二、吴三桂的降清与陈圆圆无关,吴三桂在北京一役之后掠获陈圆圆之前根本和其没有任...
吴三桂与甲申之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