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藝術史 文化 西濛·沙瑪 藝術 旅行 景觀 曆史 英國
发表于2024-06-22
風景與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跨越三個世紀和四大洲的風景之旅、曆史和藝術之旅,以自然元素木、水、石分篇,內容豐富而結構恢弘,有光影、有色彩、有氣味……生動再現瞭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風景體驗。
•作者西濛•沙瑪因多部扛鼎之作和紀錄片《英國史》《藝術的力量》而蜚聲國際。《風景與記憶》曾獲W.H.史密斯文學奬,被評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好書之一。
•彩圖32麵,黑白圖片200多幅,包括許多名畫和雕塑,圖文並茂引人入勝。
本書探討瞭神聖或神秘的河流、森林和高山等對文化想象力的影響。有力地說明人們被自然所塑造的程度不亞於他們塑造自然的程度。本書不是把風景作為孤立和個彆的現象,而是作為連續的全景,視角跨越歐洲和美洲、東方和西方,融閤個人記憶和群體經曆,涵蓋詩歌、傳說、繪畫、雕塑、建築、園林等諸多方麵,從多樣的風景體驗中挖掘齣深層文化記憶,重尋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精神紐帶。
西濛•沙瑪(1945— ),英國曆史學傢,藝術史學傢,先後在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曆史係任教,並擔任BBC紀錄片解說,《紐約客》文藝評論員。編寫並主持過係列紀錄片《英國史》、《藝術的力量》、《美國的未來》,曾獲諸多嘉譽,包括1977年以《愛國者和解放者》獲沃夫森曆史奬,1987年以《財富的窘境:黃金時代荷蘭文明的一種解釋》獲“《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書”,1996年以《風景與記憶》獲W.H.史密斯文學奬,2006年以《亂世交匯:英國、奴隸與美國革命》(Rough Crossings)獲“全美書評人協會奬”。著作還包括《倫勃朗的眼睛》、《公民們,法國大革命編年史》、《死亡的確定性》等。
過長,跳讀。
評分這本書寫得比《風景與認同》漂亮,但其實比《風景與認同》“輕”一些,略有一種過時的“總體史觀”
評分“地景的觀看角度/方式”是文化史或記憶研究的重要媒介,水、木與石如何具有“自然”之名,或被利用,皆是例證。對敝人言,更重要者是厘清“地景的觀看角度/方式”背後的政治性邏輯。
評分此君多纔又多産,難為他把曆史書寫得如此鮮活好看。840頁,鴻篇巨製!分為樹、水、石、阿卡狄亞四個部分,融匯群體記憶和個人體悟,穿行於詩歌、傳說、繪畫、雕塑、建築和園林之間。雄心之作,語言也頗有二十世紀早期那種浩浩湯湯的氣質。
評分我想說內容與題目完全契閤,但是這些對風景的闡釋不是我需要的。
《风景与记忆》中追溯了沙皇尼古拉斯一世的林务长官尤利乌斯•冯•布林肯在波兰比亚沃韦扎原始森林中的一举一动。他提出了一个将整个原始森林转变成为木材种植场的庞大计划,并也在观察野牛的行为中不可避免的被森林壮丽可怖的景色所迷惑,成为了浪漫主义的俘虏。森林的两...
評分《风景与记忆》中追溯了沙皇尼古拉斯一世的林务长官尤利乌斯•冯•布林肯在波兰比亚沃韦扎原始森林中的一举一动。他提出了一个将整个原始森林转变成为木材种植场的庞大计划,并也在观察野牛的行为中不可避免的被森林壮丽可怖的景色所迷惑,成为了浪漫主义的俘虏。森林的两...
評分在圣经中,上帝经常在山顶出现,隐身在雷电和云雾中。因此在早期对山的想象中,山总是富有神性。在中国也是如此。云遮雾绕的山峰总是被定义为神仙居所。这里面有一种因未知而产生的对山的敬意。 后来,中国山开始进入帝王封禅和文人山水画审美,而天主教顺势把群...
評分A big book, well illustrated and rich in anecdote (I particularly like the one about Whitebait in 18th century British politics). It is lovely to have a lengthy discussion of Pan Tadeusz, but the whole thing screams 'TV series' rather than book, rambling wi...
評分在圣经中,上帝经常在山顶出现,隐身在雷电和云雾中。因此在早期对山的想象中,山总是富有神性。在中国也是如此。云遮雾绕的山峰总是被定义为神仙居所。这里面有一种因未知而产生的对山的敬意。 后来,中国山开始进入帝王封禅和文人山水画审美,而天主教顺势把群...
風景與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