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费孝通 中国 社会 文化 经典 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心知三联书店
发表于2024-06-16
乡土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是作者对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成果,由14篇论文构成。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观察,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书中不作空泛说教和简单类比,一切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从结构、道德、法律、家庭、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部分篇幅应该加入中学生课本的,最近看了一些书,才发现之前自己所受的教育是很糟糕的,没有人告诉我去问一些概念是怎么来的,我也只是接受,整个人就不明不白地接受,现在想起来都委屈。好在还不算晚,别让遗憾继续,一切都来得及。
评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推荐的书籍。是我读过最好的社会学著作,没有之一。力荐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如果你想更好的了解中国,更好的了解中国基层社会,更好的丰富你的社会学观念。
评分惊讶于竟是专栏文章合集,单篇简明清晰,全书思路又在各篇中埋有隐线,结构精妙圆融。仅在开头稍提了一下现代性,可全篇都有现代性的线索,于中西对比间,于乡土社会传统的剖析间。现代性的隐忧藏于即将土崩瓦解的传统乡土,和被套嵌太深的吾国吾民。但现代性的思考似乎放在了一种预设的“进步观”抑或是线性经验的基础上。
评分一本中国社会学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熟人社会等内容有很大帮助。这本薄薄的册子里,充满了费先生对中国农村的现实调查和精辟见解,作者在《重刊序言》里提到,书里的概念是“理想型”,带着这样的意识去读该书的时候,处处能够感觉到——嗯,有道理!本书最大的缺点,就是作者在那篇附录里面提到的,“见社会不见人”,只强调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却忽视了个人的力量。
评分ヽ(●゚´Д`゚●)ノ゚。(以后这个表情就是代表“我看不懂要亲亲抱抱举高高才放下打火机”的意思)(真羡慕你们聪明的人呜呜呜)
作者费孝通,1910年出生,二十来岁去英国留学,2年后完成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回国后研究社会学,是国内社会学奠基人。建国后的反右运动以及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达二十余年。2005年去世。这就是文化大师的一生,让人感慨。简单记录一下,顺带缅怀,只是出于对大师的仰慕。现在国内的...
评分一、“差序格局”概述 第一章《乡土本色》叙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概括了全书所阐述的“乡土”的概念。中国社会长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形成了中国较西方的个人社会所不同的熟人社会。个人社会以法治为基础,熟人社会以礼治为传统。 法治与礼治...
评分关于“乡土中国”的分析笔记 (写了一个礼拜,其实大部分还是费爷的原话,不过上下文改动过)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
评分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应该是农业社会中的特有现象,中国几千年来在这种文化形态中培养起了独特的中国人、独特的国民性、独特的文化性格。中国人早已在心理上将这种文化深深烙进心中与自己融为一体,即便是今天,乡土文化形态中的人伦与社会关系也时常在生活中为我们...
评分记得在村里读书时,一天夜里熄灯后和宿舍的兄弟们卧谈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人?或者再明确一点:中国人的特征是什么?即我们何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讨论出结果,也不会一下子就得出什么结果,因为我发现在探讨“中国人”时,我首先需...
乡土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