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14
唐诗三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辑录了海外著名学者高友工、梅祖麟于1968至1978年间共同撰写的三篇研究唐诗的经典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实践.》《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诗的语义、隐喻和典故》。两位作者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研究唐诗,对诗歌的语义变化、节奏转换、繁复意象及错综语汇进行了细致详实的分析,并在论述过程中对中西诗歌作了精湛的比较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进入中国古典诗歌世界的可能路径。
高友工
1929年生。1952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美,196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起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系,至1999年6月荣休。对“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理论有奠基之功,著有《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
梅祖麟
1933年生。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在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新批评的手法吧,看不进
评分這書把結構主義語言學改良為詩歌研究的工具,一般讀者不易消化,但全書靈光處處,語言分析精微得不可思議,直指近體詩的美學核心。第一篇的〈秋興〉分析比較普通,第二三篇則對我這種偏愛新詩的讀者啟發甚多。力薦!
评分《唐诗的魅力》以前读过,此书也算是重读,在汉学著作中还是很扎实的。解读的部分偶有过度阐释,尤其是谈节奏和格律的部分,疑心作者并无古诗词的创作经验,所以有些隔膜。另外就是引诗的规范问题了,所引大多为唐诗名句,随便一过眼,错误不下十处,可惜了——这大抵是译者的粗心,所以这一星主要是扣的翻译的分。而且几次混淆杜甫和杜牧。。。
评分三年前李老师在课上一腔激情推荐《唐诗的魅力》,却到现在才看。读的时候常常想到那半年李老师的唐诗课,哪怕到现在,都是我听过的最好的。
评分出乎意料的受启发与享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实践典范。虽然某些音型的论证不太恰当,但对秋兴其五其六其七的解读真是绝妙。逻辑一以贯之,思维也很严谨。梅祖麟先生的跋也很值得读,学人的志意优雅都在里面了。部分引诗不规范,略憾。多次开卷,今日终于卒章,真是难言的愉悦。要再多读几遍。
1.唐诗中的对等原则 1.1雅各布森的对等原则 本书的第三篇文章《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中,高、梅对由雅各布森提出的对等原则(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用对等原则分析唐诗中普遍存在的隐喻及用典现象。在高、梅看来,唐诗中一切多重意义的产生,几...
评分出乎意料的满意。 虽然个别细节感到疑惑,但这本书非常明晰的展示了东西方思维、方法、视角及至立场的差异。 诗学分析细读之样本。逻辑一以贯之,简明,有序,也不乏感受的同步。 回响连绵不绝,沉思,沉醉。 对高先生了解较少,想到四手联弹,完美的合作。
评分出乎意料的满意。 虽然个别细节感到疑惑,但这本书非常明晰的展示了东西方思维、方法、视角及至立场的差异。 诗学分析细读之样本。逻辑一以贯之,简明,有序,也不乏感受的同步。 回响连绵不绝,沉思,沉醉。 对高先生了解较少,想到四手联弹,完美的合作。
评分1.唐诗中的对等原则 1.1雅各布森的对等原则 本书的第三篇文章《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中,高、梅对由雅各布森提出的对等原则(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用对等原则分析唐诗中普遍存在的隐喻及用典现象。在高、梅看来,唐诗中一切多重意义的产生,几...
评分出乎意料的满意。 虽然个别细节感到疑惑,但这本书非常明晰的展示了东西方思维、方法、视角及至立场的差异。 诗学分析细读之样本。逻辑一以贯之,简明,有序,也不乏感受的同步。 回响连绵不绝,沉思,沉醉。 对高先生了解较少,想到四手联弹,完美的合作。
唐诗三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