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贺雪峰 农村问题 农村 乡土中国 中国 社会 三农
发表于2024-06-20
新乡土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世纪之交前后,中国农村几乎同时在三个层面发生巨变:一是2006年国家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导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巨变:二是在革命运动和市场经济双重冲击下,构成农村内生秩序基础的社会基础结构快速解体,形成了农村基础结构之变;三是一直构成农民意义世界和人生价值基础的传宗接代观念开始丧失,导致农民价值之变。这三变几乎都是千年未有之变,恰好都发生在2000年前后,这就可以在一个更具体的时空下面理解新的“乡土中国”。
贺雪峰
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区农村调查。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实践“山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真白的文风”三原则。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
主要著作有:
《新乡土中国》(2003年版)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年版)
《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年版)
《乡村的前途》(2007年版)
《什么农场,什么问题》(2008年版)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年版)
《村治的逻辑》(2009年版)
《乡村社会关键词》(2010年版)
《地权的逻辑》(2010年版)
《组织起来》(2012年版)
《地权的逻辑II》(2013年版)
《小农立场》(2013年版)
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构成了当前中国民工潮下面最大的隐痛和暗伤。因为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妻子不得不独自忍受家庭农作的艰辛和乏味。若夫妻都外出务工,由老年人带着孙辈一起生活,儿童们就会因为缺少父母之爱,而得不到健康成长的环境。外出务工的确是增加了小农家庭的收入,但是,小农家庭生活内容本身被淘空了,甚至年轻夫妻一年也只能在春节见上几天,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这样的家庭收入,乃至村庄中建起的高楼,又有什么意义?离土又离乡的民工潮,对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很多的问题要问。
评分谨慎的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特别警惕西方范式可能导致误导,极其强调田野调查与理论实际在实际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有启发!
评分中国农村的描写非常详实,虽然很零散,也证明农村问题的复杂吧
评分评选选题灵感来源。
评分书名托大是个瑕疵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读本书,心情不免有些沉重,在国家意志推进城镇化的浪潮中,不能只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新乡土中国》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民精神家园的建设问题也不容忽视。建国以来,尤其是前三十年,三农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三十多年又作出了巨大...
评分这是一本重新颠覆我思想的书,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社会学方面关于当代中国农村问题的实证研究的书籍总是让我有一种被打破被重构的感觉。我一直以为自己自己与农民与农村的距离并不遥远,因为我自己就出生在农村,只是半道混进了城里人的队伍。可是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多年以来自己...
评分灵感迸发,处处有洞见。同时漏洞也有点多,有些篇章逻辑链不强。 做为调研笔记,已经很棒了。做为严谨的学术作品,那就还缺火候。或者说,在2000年前后,这肯定是本好书,到了现在,已经不算是很好了。 灵感很多,而严格的调研材料和学术论证过程则太少。但这也有好处,给后来...
评分 评分新乡土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