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古琴 文化 音樂 藝術 嚴曉星 琴 中國 曆史
发表于2025-04-10
近世古琴逸話(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初版麵世三年來,頗受歡迎。作者復根據新發現的資料,校訂甚多。中華書局又推齣布麵精裝本,以饗讀者。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碣石調·幽蘭》迴歸中土、到二十世紀末的兩個甲子之間,中國的古琴藝術在時代大潮中,也麵臨著韆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也是與當代古琴界血脈相連、為所有琴人所熟悉的曆史階段。本書講述的就是這一百二十年間琴壇的軼聞趣事,涉及琴人一百五十餘位,不僅包含瞭九十多篇掌故 ,還選配瞭近八十張圖片,其中不乏首次正式麵世的珍品。通過這些文字和圖像,既重溫曆史,也開闊眼界和心靈。
本書用傳統的筆記體裁進行撰寫,卻兼顧瞭內容的嚴謹。在每篇掌故之後,都注明瞭依據的文獻齣處;在全書之後,都列齣瞭徵引、參考書目及版權信息。此外,本書還特地作“人名索引”,方便讀者查找;對書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還一一寫齣小傳,便於讀者理解。因此,一般讀者固然可在本書中饒有興味地看故事,關心古琴文化與藝術的讀者卻更可看到曆史,看到人生,看到前輩的風範。
給古琴界編這麼一本掌故書,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本。書中多是有趣的故事,並不涉及專門的學問,但又與專門的學問多少有點關係。對讀者而言,可以看故事,可以嘗趣味,懂琴的,不懂琴的,都可以看。通過書中揭示的近世文人與古琴的糾結來聆聽傳統中國文化的遺響,則是更有深意的事。書中另有許多難得一見的插圖,有人物,也有實物,不但可以增益閱讀之趣,本身也很有史料價值。
嚴曉星,江蘇南通人。現從事報紙副刊編輯工作。著有《近世古琴逸話》、《梅庵琴人傳》、《條暢小集》、《金庸識小錄》、《七弦古意:古琴曆史與文獻叢考》、《古琴史事摭談》(將齣版),編有《人書俱老》、《和而不同》、《孫子二十講》、《大傢國學•金剋木捲》、《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與古琴相遇》(將齣版)、《徐立孫先生琴學著作集》(將齣版)、《梅庵琴派史料》(將齣版)等。
古琴傳瞭三韆年,傳承的不僅是音徽,更是文人的氣節和風骨。看到吳宗漢買弦助弟子,琴人古琴與愛人摯友訣彆,眼淚都要奪眶而齣。三韆多年,琴承載瞭中國文人太多的東西,但是如今一個新中國,中國人幾乎人人不識古琴,隻知鋼琴。
評分琴人琴話,心嚮往之。
評分近世琴人,多是悲劇結尾,並不如琴瑟相諧那麼美好
評分上篇滿是琴緣逸事,下篇卻多是悲歌,為之嘆惜。本欲藉此對古琴增加瞭解,但書中掌故小文太過短小,少首無尾,近乎隻言片語。對吾淺薄之輩隻得匆匆翻閱,也就隨看隨忘瞭。
評分上篇滿是琴緣逸事,下篇卻多是悲歌,為之嘆惜。本欲藉此對古琴增加瞭解,但書中掌故小文太過短小,少首無尾,近乎隻言片語。對吾淺薄之輩隻得匆匆翻閱,也就隨看隨忘瞭。
我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对古琴一无所知。让我感兴趣的是古琴的名字,比如“猿啸青萝”,比如“大圣遗音”,比如“九霄环佩”每一个名字都感觉这背后有一段故事。 (实际上我就用 ”猿啸青萝“这个名字写了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发表在了《超好看》http://site.douban.com/137131...
評分我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对古琴一无所知。让我感兴趣的是古琴的名字,比如“猿啸青萝”,比如“大圣遗音”,比如“九霄环佩”每一个名字都感觉这背后有一段故事。 (实际上我就用 ”猿啸青萝“这个名字写了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发表在了《超好看》http://site.douban.com/137131...
評分此番解读再度忆起的先是琴名,唐琴“九霄环佩”、宋琴“昆山玉”应是极品,还有传奇典故之名的“崩庭”、“残雷”等,可惜全书似乎未收一文与“玉玲珑”相关,须知这名该是琴名中见一二等的。 另还有文人雅士专为琴坛结社而所盖的一幢幢精致小楼也可见出当时...
評分在音乐爱好者连载时叫《琴边拊掌录》,结果一出书名字就变成这样直白而无味的了。再加上连载时都是彩图,而出书后只存聊聊几幅,其余都变了黑白…… 想想要是三联操作的话不知要好多少。 不过内容还是好的。
評分严晓星是来自江苏南通的优秀作者,虽然不是专业演奏古琴出身,但近年来出版的著作齐刷刷地都是说古琴界的那些钩沉往事,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一百二十年间中国琴坛的轶闻趣事,涉及琴人一百五十余位,不仅包含了九十多篇掌故 ,还选配了近八十张图片。从名曲《碣石调.幽兰》与《...
近世古琴逸話(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