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15
在我们奥斯维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作者博罗夫斯基的生平富有故事性,“天才作家,早逝成谜”。1943年,他被盖世太保逮捕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苦熬两年后,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了那段苦难的集中营岁月。不满二十九岁时自杀身亡。
2.作品和本人受到诸多赞誉,终将与波兰文学一起不朽。博罗夫斯基揭露纳粹集中营人间地狱的小说,被波兰文学界和欧美学者一致认为是描写这一题材最优秀的作品。获得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极高的赞誉!
3.冷酷与恶的极致必能唤起人们无限的善。这本集中营小说集记录的是丑恶的极权统治下人性与生存的矛盾,见证罪恶、残忍之后,能唤起人们对善无止境信念的追求。
4.博罗夫斯基的多篇作品被名导改编成电影。《告别玛利亚》199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导演是菲利普•齐而格。《格伦瓦尔德战役》1970年被改编为电影,名为《战后的大地》,导演是安杰伊•瓦依达。获得1970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 最佳影片(提名)
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精选自博罗夫斯基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短篇小说集《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
“二战”期间,上千万无辜民众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毫无选择的权利。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当中许多人不得不选择偷窃、玩弄手段,为了活着而不惜一切代价:因为儿子偷面包,做监工的父亲 吊起儿子的脖子;因为想要活下去,年轻母亲不愿认领自己的孩子;因为想要多一碗汤、多一床毯子、靴子厚一点,那些具有行刑人与受害者双重身份的、从犯人中选出来的犯人看守们将成千上万无辜的生命送进毒气室……
博罗夫斯基用客观、冷静的笔触描写了集中营里不同人的生活和命运:他们的反应、行为和生存方式。他的作品充满勇气,他敢于直面悲惨环境和身处其中的自己。
博罗夫斯基描写集中营的短篇小说,不仅是波兰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他文风简洁、笔法写实,但在朴实无华之中,意义深邃,远远超越了纯粹的事实。
塔杜施•博罗夫斯基(Tadeusz Borowski,1922—1951)
诗人、作家,“二战”后波兰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43年到1945年期间,先后被关押于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和达豪集中营。战后发表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告别玛丽亚》和《石头世界》。因战时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战后的文坛气氛均令他绝望,在不满二十九岁时自杀身亡。
太震撼了!
评分现在动辄就用“天才”形容一个人,以至于好好的一个词带上了贬义。这种半自传体小说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小说,不能把这样的作者和没有经历过二战、没有进过集中营的作者一同进行比较,他们的作品也没有横向对比的必要。博罗夫斯基写的故事只能算是纪实作品,以自己的视角讲述集中营里发生的事,用历史不曾讲述的方式告知世人当年那个黑色地狱里发生了怎样惨绝人寰的杀戮和变态事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演变成什么样堕落的程度。在那个特殊环境里,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也没办法用现在的是非道德评论任何人的行为举动。在一群疯子里挑出最为疯癫的一个,和在一群死人中挑选最为安静的一个是同一概念。战后涌现出了太多这样的“战时”作者,很多人只是用平实的文字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为,甚至毫无文学水平的文字也被奉为“超一流”,真是厌恶透顶。
评分作者即米沃什《被禁錮的頭腦》裡的「貝塔,不幸的情人」。「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精选自博罗夫斯基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短篇小说集《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
评分作者即米沃什《被禁錮的頭腦》裡的「貝塔,不幸的情人」。「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精选自博罗夫斯基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短篇小说集《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
评分许多话是辛酸的微笑,去过奥斯威辛印象更深。
电影《钢琴家》曾经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那场大灾难,就算晦涩绝望,其实那也不过是经过艺术处理之后的视觉消费产品,人们最终还是要看到星星点点的希望,这就是后辈艺术作品生产者不可以逃避的责任。你说,小说虐电影虐,其实,真实的人生无法想象。我们看到太多的文字和电影电...
评分 评分米沃什著作《被禁锢的头脑》中的一章“贝塔,不幸的情人”,就是以本书作者博罗夫斯基为原型。米沃什评价道“从他的短篇小说中,不难看出他是个虚无主义者,但是虚无主义是出于强烈的伦理情感,而这种情感来自于他对世界和人性的被辜负的爱。”“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时,欲将这...
评分 评分在我们奥斯维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