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人性 文化 中国 张宏杰 历史文化 看看中国人到底怎么回事? 思想史
发表于2024-06-14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鲁迅到蒋介石、毛泽东,为改造国民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制度建设与国民性改造之不同步。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要改造国民性,必须从制度方面去努力。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某大型金融机构及某大学。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坐天下很累》等。信箱:zhj1368@163.com 微博:http://weibo.com/zhjwb
本书对中国国民性的起源分析的很透撤,然而在漫长的专治制度统治下,国民性是如何越变越糟的,却没有详细的阐述。中国国民性的低劣,其实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根源,以致到民国时期,虽举国上下都在批判民国性的丑陋,却已是积重难返,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更糟!
评分和张宏杰其他历史作品一样,文笔相当出众,精彩好读,第一编文采飞扬的国民性演变史尤其引人入胜,令人敬佩作者炽热的家国情怀(元明清专制暴政对中国人的戕害确实令人发指),但从第140页起明显注水,内容略重复,对秦始皇忽褒忽贬,对古希腊文明和胡适政治思想又过于盲目歌颂
评分大概从我能阅读开始,我就对古罗马的元老院与中国的帝制社会产生了兴趣,天然的民主VS天然的专制。本书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国民性的演变历程,但是对如何改造国民性,并没有提出一个确切的方法。即使鲁迅先生胡适先生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方案,更何况张宏杰先生呢? 但是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3天300页的速度足以见得这本历史社会学性质的书并不难读。从夏商西周说到元明清再着重回到大秦朝最后再列举近现代的改造史,这个编排我觉得很值得商榷。但就以史为鉴的内容来说我还是很受启发,中国的国民性的一个历史延续的产物,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现但都归于一种劣根性。读完后有种茅塞顿开的豁然和悲观主义的暗淡感。毕竟有的内容不适合展开来评价说明所以作者并没有鞭笞入理的详尽解构,剩下的空间或许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评分读到第六章,感觉是:没有严密的推导逻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直接的价值观灌输而不是客观的讨论。也许观点是正确的,但这种作品读着让人害怕,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洗脑了。
前面的话 坐在这里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有点小小的得瑟掺杂着淡淡地愧疚。。。 翻了翻之前的博客,发现这本书本该是半个月前就看完的---一个月前定的书单上还有一本书完全没动,另外一本技术书则处于半死不活的看两页歇两天的状态。。。 想想上月定计划时候的雄心壮志,真是应了《...
评分一个人有性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有性格,这便是所谓的国民性。它是指一国人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要素,正...
评分没有任何思想原创性。把它当成研究综述看还嫌格式不对加内容冗杂。 拜托以后写这种书的人至少假装自己受过学术训练,书里面充斥着“有位哲学家说”、“有人说”等语句,麻烦给出出处;书末麻烦列出参考书目。
评分在微博上看到了推荐,就买了书来看。 本书的大多论断并无新意,这个从作者引用了大量他人研究著作的话语作为观点也可以看见,一路读下来对于巩固之前曾听说过的观点还不错,但若论学术、观点创新则并无建树,当然作者本人页在后面说了,本书不是学术研究,而更像读书笔记,所...
评分起了这么大的一个标题,结果就写出个中学历史的水平,而且作者观点有明显的前后矛盾,比如43页结论说“春秋战国是中国人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时代”,到了242页又说“百家争鸣的必然结局正是思想专制”“先秦学派没有思想宽容的意识,他们一致认为自由思考是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