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修身 中国 经典 洪应明 菜根谭 修养 成长
发表于2024-08-01
菜根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菜根谭:绘图注释本。
义理深邃,启迪人生智慧;文字清雅,闪烁性灵光辉。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却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本书为明代小品文的重要代表作,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本书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与世事的洞察,达观、澹泊的人生意趣,以及对身心修养的经验与见解;书中包含了较多佛教与心学思想,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洪应明
《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意,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月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澹怕沉静的人,纔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清乾隆间编纂《四库全书》,连「存目」都未收入。但是近年来,一股《菜根谭》热风行于海内外,人们将其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这是出于何种原因呢?对此,本文作一简略的分析。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鄙琐的社会风气,于是,表现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大量出现,《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
总的来说,《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则。
其名句(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抄过很多遍……
评分经典
评分不记得读的那一版了···
评分明哲保身。
评分这个是LYL推荐我看的 -.-
很多年前就邂逅它,一直慢慢的翻看。直到把它随身携带。 其实我对城市一直都不太适应。骨子里应该还算是一个野孩子。 小时候本来是在城镇,有幸可以很多时间在乡村里放养,没有什么人管,生活畅快而自由。 乡村是最直接可以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它有许多好处,尤其是各类植物最为...
评分第一次读菜根谭是在高中,是同桌的女孩子的。我不知道彼时的她读这本书时有何感受,不过她的确在我如痴如醉的诵读汪国真诗歌时,郑重的告诉我,汪的诗歌多俗啊。那时我高二,我在读汪国真,我的同桌在读菜根谭。上大学时,我买了本菜根谭送给一个网友,后来那个网友也失去了消...
评分 评分刚考过一门虐了自己很久了课,结果不太尽如人意,回到寝室发现大家的脸色都很沉重。默默相互对视一眼,决定不再提过去了的伤心事,不如转移一下话题。刚好某手边是这边最近在翻的《菜根谭》,想起里面各种治愈的段子,居然就又很低笑点(…)地笑了出来。寝室姑娘很莫名其妙的...
评分刚考过一门虐了自己很久了课,结果不太尽如人意,回到寝室发现大家的脸色都很沉重。默默相互对视一眼,决定不再提过去了的伤心事,不如转移一下话题。刚好某手边是这边最近在翻的《菜根谭》,想起里面各种治愈的段子,居然就又很低笑点(…)地笑了出来。寝室姑娘很莫名其妙的...
菜根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