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15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以往欧美学术界在论述抗战前夕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的作用时,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应从中国社会本身来寻求答案,为此,在翻阅爬梳了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项课题进行重新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看法,供中国学界和一般的文史爱好者参考。
“在我的分析中强调四个主题。第一,我把战事和军事置于国民党历史的中心,这段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附有武装力量的革命组织的崛起,直到1945年8月随日本投降而终止的抗日战争,到彼时为止,我相信其失败虽然不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预见的。……
第二,国民党民族主义的一项内容是驳斥将中国描绘成一种不尚武的文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认为中国不尚武、消极和落后的观点在中国内部被接受了。……
第三,虽然国民党人受到西方军事模式和文化批评的影响,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政策采纳了过去的传统。……
第四,我很重视地缘政治。一方面,这要求注意国民党自己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深谋远虑。在这一方面,从1935到1939年,国民党试图利用日本和中国东北有漫长边界的苏联之间的冲突……”
方德万,(Hans J. van de Ven),荷兰人,1980年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中文系,入美国哈佛大学师从孔飞力研习中国近代史。198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为该校第10任汉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初创》(1991年),现研究项目为中国近代海关史。
应该有空再翻一次。一是史实检点,二是人心窥测。
评分为什么每一本书下面的书评都是发在南方周末或则和南方周末有关系的人写的?。。。。 报人执史笔,真是突来的无妄之灾
评分注意经济数据,注意细节
评分竟然还有排版错误。。。
评分一部努力摆脱“史迪威—白修德模式”即“国民党内在痼疾说”对其成就忽略的著作。分析史迪威观念的形成背景,并强调军事、尚武观、接纳传统、地缘政治四个主题。肯定了国民党政权战前对社会的动员以更好抵制侵略,表达了农业国无法应对现代战争需求的同情。总之抗日战争史是说不完的。
方德万开篇就批判了史迪威-白修德模式,这种模式的叙述里,国民政府腐败无能有独裁,抗日的是富有活力的“民主”的zg,而大英雄则是史迪威。这种模式倾向于把中国描述成一团漆黑,并且把责任归咎于国民政府甚至蒋介石本人,而自己则总是正确的。实际上史迪威并不特别富于军事能...
评分当初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刚系统接触台湾材料的时候,难免有些惊艳的感觉,对汉学家比较佩服。但最近更多的接触英美方面的材料和观点之后,发觉汉学家们虽然说也到处寻找原始材料,但对这些材料的解读以及运用,不免有些漏洞百出。当然,现在如此看,正如我前几年看一样...
评分在作者看来,现代战争的胜者,具备这样二个特征: 一是政治上举国团结,不说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至少是朝野一致对外,绝无自我分裂内讧之举; 二是经济上具备持久战的潜力,无论是粮食,燃料,金属等基本原料的供应,还是军火与运输装备的生产,乃至战斗人员的训练与养成,都是...
评分当初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刚系统接触台湾材料的时候,难免有些惊艳的感觉,对汉学家比较佩服。但最近更多的接触英美方面的材料和观点之后,发觉汉学家们虽然说也到处寻找原始材料,但对这些材料的解读以及运用,不免有些漏洞百出。当然,现在如此看,正如我前几年看一样...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本以为此书只是齐锡生先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一书的补充,看完之后才发现齐锡生的700页的大作反而成了方德万先生的补充。 这本书无疑有太多的缺点,简单列举下 1.中方抗战的一手战争档案资料基本来自87年出版...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