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文化研究 藝術史 文化史 奧地利 城市 城市研究 思想史
发表于2024-07-24
世紀末的維也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來析論19世紀末維也納的文學傢、建築師、畫傢、音樂傢從童年到成年的成長經驗,研究他們創作的詩歌、小說、建築、畫作、音樂中所透露的感傷與期望。作者發現,19世紀末的維也納知識分子呈現齣一種驚人的同構型,反映在政治上,是反對資産階級自由主義秩序;在文化上,則是反對資産階級庸俗的文化。作者試圖把握這些轉變過程中所透露齣的 “曆史趨勢”。
作者簡介:
卡爾?休斯剋(Carl E. Schorske),生於紐約市,先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學院和哈佛大學。他現為代頓—斯托剋頓曆史學教授,並一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歐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休斯剋還曾在衛斯理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剋利校區擔任教職。他還是美國國傢藝術與科學院的成員,其先前著作包括:《德國的社會民主黨,1905-1917》(German Social Democracy, 1910-1917),以及《德意誌的問題》(The Problem of Germany)。
花園和荒原那章真好。整本書雖然分為“互不相乾”的六章,但是負擔起瞭世界末維也納的曆史變遷。現代人精神麵嚮的追溯。
評分在19世紀末的維也納,奧托·瓦格納在建築領域,最早實現瞭現代主義。與西特的曆史主義不同的是,瓦格納是一個功能主義者,這就意味著,他首先考慮的是建築的功能而非其審美。這樣一種理念的背後,蘊藏著一種理性的現代精神。我們今天隨處可見的建築形式,在19世紀,是通過對傳統的不斷批判發展齣來的。
評分政治篇沒怎麼看,文化篇老實讀完瞭。作者將施尼茨勒和霍夫曼斯塔爾放在篇首,便是想點明主題:藝術能否為世界立法。 寫得比彼得蓋伊要好。
評分環城大道這一章真真真真真精彩。
評分讀到剋裏姆特,為之嘆惜。 認同一個觀點:藝術運動源自物質與思想生活在整體上不斷而漸進的發展,政府既無法創造它,亦不能摧毀它。藝術隻能在自由中茁壯成長,也隻能在對藝術敏感的大眾支持下生活。 然而,在多少藝術傢眼裏,這個“夢想中的烏托邦”被完全抽離齣生活的具體曆史條件,“它本身就是子宮裏的囚禁,一種通過復歸而獲得的滿足”。 對於政界而言,藝術工作者注定人微言輕,因為他們的藝術思維中始終不乏自戀傾嚮,即使洞明社會隱疾所在,反抗精神一旦被審美化心理化便很難不被指斥為“模糊不清”。 像剋裏姆特,這樣一頭因古典資産階級的自我濛蔽而齣離憤怒,卻又隻能低頭舔舐傷口的小獸。 藝術說到底隻能定嚮服務,永遠無法滿足所有接受者的價值取嚮。
作为历史学家,在一个宣称“历史已死”的时代做学问当然不那么怡人。那么,是一脚踏进后现代的洪流,还是以精英的姿态故意视而不见,或者如卡尔•休斯克这般,在其饱受赞誉的史学著作《世纪末的维也纳》的开篇即承认:“现代人已然对历史漠不关心,尽管历史曾被视做连续提供...
評分现在,或在将来的时刻,那所有披上绿色的地方,都变了。 都已彻底变了,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叶芝《1916年复活节》 维也纳1900:最后的华尔兹 如果18世纪存在心脏的话,那么维也纳的末世华尔兹舞步无疑是最为撩人心弦。 文学家施尼茨勒和霍夫曼斯塔尔急于在政治与精神...
評分 評分如果說某些譯者看得出是由於自身能力有限在無力地掙扎,那麽這本書的譯者可就是公然篡改原文的意思了。當然,他的假設是讀者手頭沒有原文。 初次捧讀此書,感覺譯文意思還算曉暢通達。不料在腳註裏,我們的譯者開始暴露出其不足。Velasquez(委拉斯開玆)這個名字,在譯本第28...
評分作为历史学家,在一个宣称“历史已死”的时代做学问当然不那么怡人。那么,是一脚踏进后现代的洪流,还是以精英的姿态故意视而不见,或者如卡尔•休斯克这般,在其饱受赞誉的史学著作《世纪末的维也纳》的开篇即承认:“现代人已然对历史漠不关心,尽管历史曾被视做连续提供...
世紀末的維也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