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迪伦马特 瑞士 小说 短经典 瑞士文学 外国文学 短篇小说 文学
发表于2024-06-16
抛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迪伦马特善于采用悬疑、荒诞的手法讽刺、批判社会现实。《抛锚》从迪伦马特富有艺术特色、极具审美价值的中短篇小说中精选了七篇,既包括享誉世界的《隧道》《狗》《抛锚》等名作,也有首度翻译成中文的杰作《坠亡》《阿布•夏尼法和阿南•本•大卫》《女预言家之死》等。
革命者认为可以通 过政治改变社会,并且相信自己掌握了能改变社会的政治法则。反抗者却认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怪胎,只有通过对这种怪胎的认识才能对此加以补救。而我的艺术就是这种反抗的一种表达方式。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1921-1990),瑞士著名剧作家、小说家。1921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科诺尔芬根一个牧师家庭。先后就读于苏黎世大学和伯尔尼大学。毕业后曾在苏黎世《世界周报》任美术与戏剧编辑。1946年开始职业作家生涯。1956年创作的喜剧《贵妇还乡》使他享誉世 界文坛。他被誉为“是二战后德语文学中罕见的天才,是与毕希纳、卡夫卡同样璀璨的流星”。
迪伦马特对于他的时代来说总是冲击力太强的,但这个混乱的世界迅速赶上了他。那就是他的作品一直流传的原因。他的讽刺中那种净化人心的力量因而显得更为重要和有益——特别是因为这种力量来自于迪伦马特的朋友们始终熟悉的他那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彼得·布鲁克
迪伦马特是战后德语文学中罕见的天才,是与毕希纳、卡夫卡同样璀璨的流星。
——汉斯•迈耶,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
迪伦马特改变了我们测量世界的方式。你甚至可以说他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他是文学的巨人,他的作品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大陆。
——《法兰克福汇报》
迪伦马特用喜剧的手法再现当代社会的种种残酷、畸形,“他的荒诞,他对不可改变的世界状况的哄然大笑出自更为深刻的判断……因为他总是严肃地对待世界”。
——《图书和教育》杂志
2015年第73本:读的第一本迪伦马特,炫技之作,最喜欢《抛锚》与《隧道》两篇。只是《抛锚》相比“被告自杀身亡”惩恶扬善式的结尾,我更喜欢广播剧的处理,“特拉普斯在第二天一早醒来以后,继续驱车前行。他忘记了这段经历,继续去陷害下一个敌手”,这个收梢更显力度。迪伦马特笔下荒诞畸形的世界,就像一个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带着我们坠向无底深渊。
评分单篇看,都是不错的作品。《抛锚》、《坠亡》颇佳。整合在一个集子里,略感作风刻意。仿佛意义或者风格的高级操作工,硬邦邦捣鼓着那些“怪诞”、“神秘”名目下的字符。
评分有些作者带来的阅读快感,有些作者带来的是共鸣感,有些作者带来的是智商碾压感。迪伦马特就是智商碾压型……
评分只读了抛锚,别的没读,不打分,只评价抛锚。 没想象里的好看,道长带来的附加值太大了,所以有些小失望。
评分《隧道》真是写出了坠落的恐惧,《抛锚》很好玩,看到有人说他自杀是畏罪、是惩恶扬善,但明明这个游戏的心理暗示“有罪”才是恐怖之处啊,他并不是害死了上司,而是在“游戏”过程中被“定罪”,并且相信了自己“犯罪”才误入歧途,觉得自己罪孽越来越重,选择自杀,怎么继续害人?……《女预言家之死》算一种故事新编吧,看得眼花缭乱。其他几篇也都不错。不喜欢《坠亡》,一场无聊的政变。
这本书的内容很喜欢,故事荒诞离奇,迷人而引人深思。但是翻译不够好,文章中能看到明显的翻译错误(或是印刷错误?),更不用说不通畅导致的理解障碍。译后记中的一些评论也使人怀疑译者水平,《史密斯》一文不应该只是揭露“警匪沆瀣一气”,更重要的是描写出了人的一种生存...
评分 评分 评分一个前途光明的纺织业推销员,开着自己努力辛苦挣来的高档轿车,一次微不足道的事故,也就是一次抛锚,让他回家的旅程中停下。本来可能再花差不多一个小时,他就能回到自己妻儿的身边,也许那个时候他还可以坐火车赶回去,但他有些懒得这样做。他想要找家旅馆留夜住下,反正车...
评分故事讲了一个身材矮壮,身着破碎衣衫却十分整洁的男子每天出现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布道,与此同时他还有一只形影不离的黑狗。他的讲解心平气和,而且也不偏激,但是却很难让人信服,大概是因为这只狗过于惊悚,使得布道效果大打折扣。我逐渐被布道者吸引并每天尾随他,直到有一...
抛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