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医学史 社会学 杨念群 文化史 历史 近代史 医疗社会学 文化研究
发表于2024-06-15
再造“病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常态”变成“病态”,又如何在近代被当做“病人”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史。“东亚病夫”的称谓既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治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医疗过程,而是变成了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聚焦的对象,个体的治病行为也由此变成了群体政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以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通过数十幅相互衔接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变迁波澜壮阔的另一个历史侧面。在这些场景中活动的人物既有西医传教士、助产士和社会改革者,亦活跃着坐堂中医、顶香看病人和走方行医者,还有各类政治家和赤脚医生的身影。本书力求在一种“情境化写作”的状态中充分展示近现代政治演变与传统医疗因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博弈关系。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 《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这个新版有什么不同吗? 好吧。真没有什么不同。 对这本书的评价不变,但是这次注意到一段史实,恰好对博士论文有用,所以三星。
评分2016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评分用书中的话来说,本书“描述和分析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如何运用‘颠倒的想象’,并通过与本土资源的协调配合,使医疗行为本身成为构建中国“现代传统”之要素的过程,更应深究医疗行为是如何帮助促成“现代中国”合法性之建立的。在本书中,近现代政治变革发生重大或微妙变异的历史,往往纠葛于医疗模式选择的反复权衡之中,从而也使之成为近代政治实践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读本书在今天的情境下似乎更有借鉴意义: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代性还远远没有实现。
评分本来我以为,先读前言再读结语应能先对整书内容有个粗解,可惜我错了。前言与结语中充斥着令人困惑的后现代术语,每句话令我似懂非懂。好玩的是当我疑惑地翻开第一章后发现:叙事还是很精彩的嘛--那些高深的术语都去哪了?!难道这书的叙与论是完全割裂的吗?!看完全书,我不知道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评分2016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于这样一幅画面:面带愁容的病人和家属穿行于医院的各个角落,严格按照诊疗程序为了治病而忙碌着。他们紧张地等候着一些仪器的结果和数据的颁布,因为这是唯一能确认自己和家人生命状况的依据。确实,现代医学以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占据了中国人对待自身身...
评分这本书其实不是医疗史的著作,其实质乃是政治史。谈几点读完书以后的感受。 首先,这本书最精彩之处是其前言与结语。中间的部分乃是一些事例的堆砌,主要是一种“准小说”的写法,可以看出作者是想在史学书写方面有新的尝试的。但是至于这个尝试是否成功,这仍值得商榷 。 其次...
评分《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这样一本长达460页的专业学术著作能够吸引我这样一个非专业读者,也许与个人经验不无关系。 五岁之前我被忙于革命工作的父母寄养在乡下,三十年前的西北乡村依旧缺医少药,记忆中头疼脑热胃口不佳或是偶尔煤烟中...
评分作者简介: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史、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 说起医疗社会文化史,若在10年前, 恐怕绝大多数大陆学人都会感到一头雾水。而今,这一以往甚少为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似乎正趋向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不仅相关的论文日益频繁地出现在...
评分《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这样一本长达460页的专业学术著作能够吸引我这样一个非专业读者,也许与个人经验不无关系。 五岁之前我被忙于革命工作的父母寄养在乡下,三十年前的西北乡村依旧缺医少药,记忆中头疼脑热胃口不佳或是偶尔煤烟中...
再造“病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