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梁文道 隨筆 飲食 美食 文化 生活 散文隨筆 香港
发表于2024-06-16
味道·味覺現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種藝術,那麼我們欣賞這種藝術的唯一方式便是毀滅它。
想象一下煙花,特彆是蔡國強那些爆炸藝術。當你目瞪口呆地看著它們在半空綻放的同時,可曾意會得到那是一個消失中的藝術?我們總是把毀滅與創造視為相反的過桯,又總是把藝術和創造聯係起來,覺得藝術絕對不是毀掉什麼,而是在創造一些東西。可爆炸難道不是一種終極的毀壞嗎?煙花難道不就是一連串的破壞與消亡嗎?我們欣賞煙花,其實就是在欣賞損毀的壯美。
同樣的,飲食也是如此。我們有時候會用“乾掉”去形容進食,比如說“乾掉一碗麵”,“把整桌菜乾掉”;那個“乾”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壞。形容一頓吃完的飯,我們會說那場麵真是“狼藉”;這豈不是一樁慘案的遺留現場?
隻有透過吃的動作,我們纔能完整體驗食物之美,纔能領會食物作為一種藝術的精髓。可是吃的動作同時也就是一種破壞、吞沒與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於它的死亡,不消滅食物,我們就無從欣賞食物。飲食藝術乃是一種關於毀滅和敗亡的殘酷的黑色藝術;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壞的一刻。
1970年生於香港。1988年開始撰寫藝評、文化及時事評論,並曾參與各種類型的文化及社會活動。現為鳳凰衛視評論員,《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等中國內地、香港及馬來西亞十餘份報刊雜誌專欄作傢。主要著作有《常識》、《我執》。
三星半。發現梁文道味道係列都很有水準,遠遠比他的開捲八分鍾更接近他的靈魂一般,真的很有與長者談心的感覺。第一輯還算常規,從具體的食物講起,後麵漸入佳境,談到食物的意義,飲食文化的變化,直到與飲食有所牽連的情感。比起稱贊食物本身,用一些聽膩的形容詞反反復復來描述欲念,不如訴諸記憶,寫到思念。這是梁文道等作為一個文化人而非美食傢的專利,也是他們的高明之處。
評分是《味道》係列三部麯中最直麵食物本質的,從飲食的意義、保鮮的意義、食物作為一種味覺和視覺乃至觸覺的藝術方麵探討瞭美食存在的意義和我們對美食的界定與認知。
評分我想說,梁文道也(曾)是個吃貨。
評分每次讀完味道的一本書,都會1.忍不住矯情的“品嘗”些什麼2.寫一篇文字記錄對人類賴以為生又濫用不得珍惜的味覺……
評分真吃貨& 梁文道
吃出来的社会责任感。 三本《味道》中,有小小的重复。 但也只是只言片语和观点。 看似说食物,实则谈社会现象。 流动摊贩为何逐渐消失?进口食品的碳排放, 还有薯片口味的化学效果,等等各种。 这些存在于生活的问题,被我们吃进肚子里,遗忘在生命的角落里。
評分梁文道写的这本食经真是让人读不释卷,本来还想着每天读一点,但不料完全入迷一下子全看完了。知识分子不愧是知识分子,他可以从美食的角度引申出历史、经济、政治、哲学、散文、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美学的知识,这可是相当高水平,再回头读沈宏非、蔡澜之流的文章真是觉...
評分 評分我之前是一个挺鄙视有着“美食作家”之类头衔的人,因为他们的文字抖机灵装13,写不出什么内涵却又装出一副“你们这帮凡人是没机会吃这个了”的嘴脸。但第一次改变我观点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第二次是梁文道的这本书。 如果不是我现在进入了“餐饮界”,我还是不会看...
評分“味道”是梁文道先生成书于03年至12年之间的一些美食专栏辑录,总共包括三本小册子:《味道之人民公社》、《味道之第一宗罪》、《味道之味觉现象》,我觉得由浅入深的阅读顺序应该是《味道之味觉现象》-《味道之第一宗罪》-《味道之人民公社》,之前没有在意,直到三册读完,...
味道·味覺現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