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董橋 散文 董橋 香港 中國 香港牛津 文學 現當代
发表于2024-06-26
這一代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董橋,1942年生,福建晉江人,颱灣成功大學外文係畢業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研究多年,又在倫敦英國廣播電颱中文部從事新聞工作。先後曾任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主任,《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現任報社社長。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文學散文多年,在港颱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成都、瀋陽齣版文集十多種。
著作名稱:《沒有童謠的年代》《保住那一發青山》《這一代的事》《迴傢的感覺更好》《倫敦的夏天等你來》《從前》《小風景》《白描》《甲申年紀事》《記憶的腳注》《故事》《今朝風日好》《絕色》《青玉案》《記得》《景泰藍之夜》《清白傢風》《橄欖香》等。
這一代的事有一股淺淺的不服之氣,行文中透齣對中華文化和英國文化的瞭如指掌,也透齣80年代中英談判下時代背景下有著英國悲劇的香港人對中國大陸的厭惡反感。不過身份多瞭,看東西角度復雜瞭,把握的也不至於那麼咄咄逼人
評分董橋早期的文字比現如今的犀利,氣盛果然會鋒芒,和最近的幾本讀起來感覺很不同。和景泰藍之夜一起齣的,仿佛之前有過大陸版本,應該和諧掉很多內容吧。他的書總是不知不覺就讀完瞭,看到最後一頁的時候,驚訝,咦,後麵沒有下一篇瞭。這樣意猶未盡的感覺非常美好,總是有著期待下一本的淺心願。
評分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
評分「機械文明用硬體部件鑲起嶄新的按鈕文化;消費市場以精密的資訊係統撒開軟體產品的發展網絡;傳播知識的途徑和推廣智慧的管道像是蔓生的藤蘿越纏越密越遠;物質的實利主義給現代生活墊上青苔那麼舒服的綠褥,可是,枕在這一床柔波上的夢,到底該是繽紛激光的幻象還是蒼翠田園的倒影,卻正是現代人無從自釋的睏境。」——《這一代的事》(董橋這本二十幾年寫的書,我覺得比近幾年的那些更灑脫好看。)
評分一個好的散文傢一定是能夠旁徵博引,另一方麵董橋頗愛描繪近代人物一時一地的心情,但覺得這本書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經典,是因為自己的心不夠靜嗎?
广西师大出版的这一套董桥文存封皮实在有品位。素色的绸子皴皱起来,作成密密的、细细的流水的纹路,裱糊在硬纸壳上。用手摸一摸,它又像老树的年轮,古远的木头断桥,或是斜阳脉脉倦倚的阑干。翻开《这一代的事》,第一篇是《说品味》,董桥看到封皮也许会心一笑。是...
評分《董橋:「是上燈的時候兒了!」》 董橋所著的《這一代的事》,書架上已經有兩個版本了,臺灣圓神出版社1986年版與大陸三聯書店1992年版。多年以來,這兩冊書一直捉對兒緊緊挨著,排在所藏的一長列董橋著作的前頭。算來從乍讀董橋伊始,這一讀,屈指竟然已經是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評分動筆之前,照例在網上搜索了一番。所好奇的作者生平事蹟,資料很少;對他文字的評價與爭議倒是意外地多,紛紛擾擾。 以我能看到的資料,爭論始於散文家柳蘇寫的《[你一定要讀董橋]》,這篇發表在1989年《讀書》上的文章以「書卷氣」、「文字優美」譽之;之後作家陳子善甚至編了...
評分《董橋:「是上燈的時候兒了!」》 董橋所著的《這一代的事》,書架上已經有兩個版本了,臺灣圓神出版社1986年版與大陸三聯書店1992年版。多年以來,這兩冊書一直捉對兒緊緊挨著,排在所藏的一長列董橋著作的前頭。算來從乍讀董橋伊始,這一讀,屈指竟然已經是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評分“有历史的通道,就不会漂浮,有时代的气息,则知道你在哪里了。”——董桥 《这一代事》 我大体能感觉,知道董桥的人不多,读他的人更不会多。在网上键入“董桥”二字,弹出的热搜话题大略能够感觉,大陆不喜欢董桥,无外乎说他文字矫揉造作,书写格局狭隘,小资基调。 冯唐说...
這一代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