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费孝通 中国农村 人类学 社会 经济 中国 社会变迁
发表于2024-07-31
江村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江村经济》是从社区研究转入社会结构分析的一种尝试,对中国社会学而言,极具示范性和开创性。精选中外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尤其是具有学科元典意义的社科名著,或重译或重编,增加名师点评和插图,致力于为我国读者打造易读宜藏的经典精粹。
海报: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解除了我对一些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困惑。有些部分仅是事实陈述,却让人忍俊不禁。比如,“村民们的这种忠诚,与他们的信仰或教派全无关系。僧侣们从来不向百姓宣讲宗教教义,除非是为死亡者念经。甚至那些僧侣用外地口音念经。但当地普遍认为,口音越陌生,念的经就越灵”;又如,"来访者会对他(村长)繁重的工作感到惊讶。他帮村里的居民写信、念信,以及代办其它文书,按照当地借贷规则算账,办婚礼,仲裁社会争议,照看公共财产..."。
评分一万个赞献给费老
评分人家的博士论文啊… 广义地说,农村问题的根源是手工业的衰落,具体地表现在经济破产并最后集中到土地占有问题上来。 乡村工业受到世界市场需求(此处为日本丝绸)的冲击,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但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改进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但由于教育限制中国农民只能是个分红者而非组织者。如果农村企业不立即恢复,农民只得放弃传统的收入来源。如果从衰败的家庭手工业解除出来的劳动力能用于其它活动,情况不至于如此严重。但尚无新的职业代替旧职业,劳力的浪费将意味着家庭收入的进一步减少。 人们或选择去城市当农民工(切断原有紧密的家庭关系),或被迫向地主或高利贷借钱(可信赖的信贷组织的缺乏)。农民起义因此产生,因饥饿和对地主及收租人的仇恨。土地改革在所难免。
评分据1939年英国Routledge出版的Peasant Life in China翻译,去掉了原书所附W.R. 格迪斯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译文很精致,读起来很舒服。第三章《家》、第四章《财产与继承》、第五章《亲属关系的扩展》,可以和滋贺秀三先生的《中国家族法原理》结合起来阅读,新的继承法在开弦弓村的实施效果很有意思。第十一章《土地的占有》中的田底田面权的问题,寺田浩明先生有过精彩的讨论。有关土地问题的讨论是本书的另一个亮点,第十六章《中国的土地问题》对中国农村基本问题、中国的土地问题、农民起义问题的讨论十分深刻,被成书后50年中国农村的实践所深刻证明。由于种种原因,本书在成书50余年后才被引入国内学术界,令人唏嘘。
评分1938年出版,人类学经典之作。
婚事从简?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操大办一度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声演员们还专门拍过一部电影来讽刺这种风气。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陋习,现在看来,问题并非这样简单。 费孝通观察到,在协商婚事时,女方会提出极高的彩礼要求,而男方则...
评分经常有一些朋友让我推荐些书。除了谢谢他们信任,于我,列书单,真的是件很难的差事。每本书都有或多或少的价值和意义,列或不列任何一本书,都得小心取舍一番,又因为读者的背景和期望不同,你很难列出一张针对任何人的书单。再加上,我的学识和阅读有限,实在不想好为人师。...
评分在这之前马马虎虎地读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因为是电子版,所以只匆匆地扫过一遍,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费孝通把乡土中国诠释成一个充满温情的牧歌式的乡土世界,不同于现代中国文人笔下那样死气沉沉的农村世界。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通过对一...
评分观察中国农民的生活 ——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国情论在中国很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国情的真正认识与把握至今还是很有限的。我前段时间思索出“两个逻辑”,即知识界的认知,以及实践层面的实践,两个逻辑并行不悖,偶有交汇,极端时便是相互抨击,而后又我行我素。...
评分二十年后 1957年,费孝通重返开弦弓村。建国短短几年,亩产量就增加了差不多60%,实在是难以想象。然而,农民的大部分副业都被窒息了,失去了这笔重要收入,与二十年前相比,农民的收入增加微乎其微,甚至有“今不如昔”之叹(258-260页)。 收入基本持平,支出却大大地膨胀...
江村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