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莎士比亚书店 书店 巴黎 关于书的书 传记 传记与回忆录 西尔维娅·比奇 文化
发表于2024-06-16
莎士比亚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至今仍让全世界的爱书人津津乐道。从它诞生开始,就在机缘巧合下吸引了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纪德、拉尔博、瓦乐希、安太尔等作家与艺术家,不仅成为英语和法语文学交流的重心,也是当时美国“迷惘的一代”流连忘返的精神殿堂。本书是书店创办者毕奇小姐的回忆录,书中不仅讲述了书店经营中的欢喜、哀愁、成就、遗憾和与很多知名作家交往中的细节,也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莎士比亚书店和它的缔造者毕奇小姐都已成为永远的传奇。
西尔维娅·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毕奇小姐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她在巴黎左岸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噪一时。然而在盗版、 战争、经济萧条的威胁下,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还好在法国艺文界的支持下,仍继续经营了下来。1941年,她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记》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毕奇小姐因为是美国人而被纳粹逮捕,投送进集中营。出狱后她已无心再开书店。到1951年,在得到她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叫“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1962年,她逝世于巴黎。
译者 陈荣彬,台湾辅仁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清云科技大学兼任英文讲师,著有《当电影遇上爵士》,译作二十本左右,包括《乔伊斯:永远的都柏林人》《莎士比亚书店》《尘世乐园》《骗局游戏》等等。
从“吊诡”和“梦幻逸品”这两个词就可以看出是台湾翻译
评分流水账罢了。店主毕奇乃乔伊斯脑残粉,一半以上的文字关于他。纪德和海明威是好人,文学底蕴不够,其他作家认识太少= =
评分对这个书店一直感兴趣,听闻中文版出了很欣喜,刚想下单就收到了一本,真是好神奇的新年礼物!
评分为了寄托一下对巴黎以及恺恺张的思念,小长假读了《莎士比亚书店》,开篇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买了两个版本,买这版为了梁文道的序,另外一版为了“藏书票”。三月份玲珑推荐了个书单“代表每个城市的一本书”,于是带了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去了巴黎,还被我给弄丢了[委屈],还好回来之后在亚马逊仅存的两本库存里捞了一本。顺着就去膜拜了下这家著名书店,无意中找到了找到了两年的Papillon,是在左边的那家“藏书书店”,还是个1970年版的[偷笑] ~搭上电影《午夜巴黎》,当作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文人小八卦看看也挺有乐趣的~对比下《山河小岁月》,上世纪中国文人小八卦哈哈哈~
评分往来无白丁,出入皆名家,那样的书店和那样的时代都一去不返,只好通过阅读来了解、纪念。只可惜对欧美文学及历史知之甚少,加上回忆叙事较平庸,吸引力一般。
毕奇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在巴黎河左岸开了一间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根据她本人的回忆,开书店基本上是偶然举动,个人有兴趣,又有外界的机缘巧合,于是,就果断痛快地给住在普林斯顿的母亲写了一封简单的电报:在巴黎开书店,汇钱过来。于是母亲就把所有的...
评分中学时,每日和好友一起乘公交车上学,当经过城市中心广场边的一个巨大而拥挤的杂志亭时,我两总会不约而同的感叹道:“啊,好想抢了这个杂志亭。”这是一种来自于囊中羞涩的无奈,也是由青春期荷尔蒙催发的强烈猎奇求知心理和占有欲望。当时,在我出生成长的地方,书店业总体...
评分 评分 评分莎士比亚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