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同性恋 性别研究 人类学 城市 同志 魏伟 中国
发表于2024-06-20
公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这本著作是一个遵循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传统,结合当代性别研究和社会运动的城市民族志,选择的视角是一个中国社会分化剧烈,全球化和本土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下一个都市亚文化社区的形成和变迁。全书是围绕“公开”来展开的,包括三层逐步推进的涵义:(1)公开一个被边缘的性别身份;(2)寻求和拓展公共空间;(3)参与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构建。关于成都同志亚文化社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而独特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魏伟,男,1974年出生,重庆人,副教授。199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后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工作。2000年赴美留学,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获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性别/“性”研究、城市社会学、社会运动和质性方法研究。
模仿王笛的《茶馆》
评分购于万圣,在飞机上阅读。有时间的话做点摘抄。
评分把“圈内人”的常识和故事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了学术化的编排和梳理,总体偏重纪实而少分析,可读性较强。对我个人而言1同志群体内部在获取资源和信息方面并不是平等的。中产阶级在批评某些同志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前,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他们的优越条件2不同阶层的同志都会从私人小圈子获得情感和亲密关系的支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交圈子会日益“同志化”,但性和友谊一般是分开的,阶层之间也很少交流3中产阶级能代表同志的正面形象,但他们却更倾向于淡化自己的同志身份,因此同志群体难以摆脱污名化4.骗婚和滥交都会后悔,但完全一对一的性和感情也几乎没有。传统异性恋模式双方权力天然不平等,同志对等的地位给了双方更多的选择和自由5.同志组织内部架构和同志运动的去政治化。不是推翻,而是和政府合作、融入和健全制度
评分把“圈内人”的常识和故事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了学术化的编排和梳理,总体偏重纪实而少分析,可读性较强。对我个人而言1同志群体内部在获取资源和信息方面并不是平等的。中产阶级在批评某些同志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前,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他们的优越条件2不同阶层的同志都会从私人小圈子获得情感和亲密关系的支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交圈子会日益“同志化”,但性和友谊一般是分开的,阶层之间也很少交流3中产阶级能代表同志的正面形象,但他们却更倾向于淡化自己的同志身份,因此同志群体难以摆脱污名化4.骗婚和滥交都会后悔,但完全一对一的性和感情也几乎没有。传统异性恋模式双方权力天然不平等,同志对等的地位给了双方更多的选择和自由5.同志组织内部架构和同志运动的去政治化。不是推翻,而是和政府合作、融入和健全制度
评分把“圈内人”的常识和故事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了学术化的编排和梳理,总体偏重纪实而少分析,可读性较强。对我个人而言1同志群体内部在获取资源和信息方面并不是平等的。中产阶级在批评某些同志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前,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他们的优越条件2不同阶层的同志都会从私人小圈子获得情感和亲密关系的支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交圈子会日益“同志化”,但性和友谊一般是分开的,阶层之间也很少交流3中产阶级能代表同志的正面形象,但他们却更倾向于淡化自己的同志身份,因此同志群体难以摆脱污名化4.骗婚和滥交都会后悔,但完全一对一的性和感情也几乎没有。传统异性恋模式双方权力天然不平等,同志对等的地位给了双方更多的选择和自由5.同志组织内部架构和同志运动的去政治化。不是推翻,而是和政府合作、融入和健全制度
这是一篇命运多舛的书评。先后投给两家报社都被拒了,都说题材太敏感,估计是没指望登出来了。干脆发到这里来吧~~从一个侧面来看,被拒的命运也恰好体现了这本书的价值。 读书小记 上海,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一口气读完了魏伟博士的新作——《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
评分因为正在上魏老师课的关系,我提前拿到了他的新书:《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间的形成和变迁》。花了一天时间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成都这座美妙的城市,以及那群“不存在”的人:同性恋人群。 这本书是由魏伟老师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来的。事...
评分 评分因为正在上魏老师课的关系,我提前拿到了他的新书:《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间的形成和变迁》。花了一天时间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成都这座美妙的城市,以及那群“不存在”的人:同性恋人群。 这本书是由魏伟老师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来的。事...
评分公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