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史 艺术 雷德侯 海外中国研究 文化 历史 中国 海外汉学
发表于2024-06-15
万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依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的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不寻求忠实的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本书将带领读者在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做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雷德侯 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慕尼黑。
1961-1969年在科隆、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
1969年以《清代的篆书》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
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
雷德侯还是德国东方学会会长、柏林学术院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
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兵马俑大军,日本与欧洲,中国明清绘画等。著《米蒂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万物》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
2005年9月7日,雷德侯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奖。
既是模件化生产,又不是机械复制,中国艺术就是这么奇特而浑然一体
评分鸣谢中对“模件”一词的使用做了明确说明,不仅仅是针对工艺而言,而是功能上的,但后者并未得到彰显。地狱的官府风貌【地狱诸冥王、陆信忠画坊、数套与一套画作之比较、《十王经》、早期地狱图、模件化的图像志、地狱的官僚机构】
评分有些章节如1、3、7、8章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然而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是很重要的
评分请问各位豆友,除了这本书,国内有相关的研究吗?
评分《萬物》,中国艺术史中的数学。
正在看,但感触很深,作者从旁观的角度看待中国文化很特别,也是大多数人没想到的。 我看的初衷是想粗浅而又范围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想接触皮毛而又不可能深层次研究的一种自我陶醉和自我膨胀的虚荣目的。 在地坛书市上看见了,略一翻之下买回家。可仔细一看,操。是外国...
评分这学期上最喜欢的一门课设计与考古的读书笔记,先是看了李零《万变》的开头发现《万物》是个绕不过去的起点。 之前去海德堡时,同行的朋友身体不适,我就自己一个人逛,午饭在海德堡大学食堂吃过之后,突然想找个留学生问一问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去处。结果随便搭讪了一个看起来...
评分现在看看,觉得这本书对于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多过学术价值。 p4 (中国人将零件拼成艺术品。这一想法对于数字化制造的意义?)(通过系统而非个别的分析跳出了普通美术鉴赏的范畴) p208 圣经和佛经的大量印制对活字印刷的促进。 p255 在中国体系中文字和抽象的崇高地位,这与西...
评分一天时间翻完了 排版插图都很赞 特别是用西方思维和表达方式来看中国传统 能解释清楚很多我国文化里暧昧不清的东西 最后的跋总结的特别好 重要的是学习这种方法论 具体细节案例倒是其次的 作者能找到模数化这样一个把中国文化串起来的点功力深厚
评分德国人出名严谨精确,故此书不见得有趣,但确实极尽细致入微之能事。 外国汉学家往往比中国汉学家更迷中国文化,加上相对较强的分析和论述思维,使得一本讲述中国艺术史的论著,撇开了满是令人头热的术语的常见弊病,描绘得言之有物,环环相扣,而最终的论点,也通过反复的小...
万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