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朱光潜 诗词 美学 诗 文学研究 文学 诗论 哲学-美学
发表于2024-06-15
诗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诗论》是中西比较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曾说过:“在我过去的写作中,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作者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也作了探索分析。在对中西诗论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了诗的起源、境界、情感、语言、节奏、声韵以及诗歌与散文、音乐、绘画间的关系。《诗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第一块里程碑”。《诗论》于1931年前后写成初稿,朱光潜先生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教时曾用作教材,并一再修改,1943年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以后的历次出版均有增补,使得本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此次出版,又将朱光潜论诗的十三篇文章补入。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对于诗的认识总算比之前好多了。本书属于全集之一,增补了好多文章,所以文章内容也有重复,但是通过同一主张的不同叙述,倒更能使笨者如我,加深印象,理解诗歌。比如其中论诗歌的形式与实质、诗与散文的分别,颇多妙论,使人能耳目一新。但是之后的一些文章在遇到形式与实质的叙述时,似乎仍有意无意的沿用了老说法,或者这里还有我未能完全理清的原因。
评分格律研究做得非常棒。
评分一切艺术都与游戏有密切关系,只是在实质人生中另辟一方境界供欣赏。
评分在朱光潜老先生《谈读书》的《故事与诗》文章中,朱老说到“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于是乎,为了探究如何读诗,特来拜读朱老的《诗论》。对其中意象与情趣,形式与实质和陶渊明的章节最形象深,比较能激起我的兴趣,而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三章和“律”相关的三章没有静不下心来看,所以暂且放下,日后再来重读。 于附录中《研究诗歌的方法》中获得了如何读诗的步骤与方法。
评分分量扎实。力作。
昨天看文章写道,读书之后,还要吹牛, 效果会更好。 那么,我来谈谈诗歌? 许倬云先生的文章中说:中国的诗歌是建筑于自然之上的。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家,而文人一般出身于小地主阶级,于是,对节气、对自然的变化尤为敏感。 自《诗经》而降,中国诗歌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感应...
评分昨天看文章写道,读书之后,还要吹牛, 效果会更好。 那么,我来谈谈诗歌? 许倬云先生的文章中说:中国的诗歌是建筑于自然之上的。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家,而文人一般出身于小地主阶级,于是,对节气、对自然的变化尤为敏感。 自《诗经》而降,中国诗歌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感应...
评分诗与谐隐 对谐隐有了新理解 诗的境界 对情趣 意象 与意境的关系分析很好 情趣绮丽和意象绮丽的分辨之前从来没有想过 论表现一章的论述逻辑有些绕 需要重读 这章与诗与画一章直接承递克罗齐与莱辛 八九十三章讨论节奏与声韵 论述全面 但是使用的一些概念与当下已不同 另外采取的...
评分 评分朱先生的文笔亲切简约,高深的理论经他笔下,读起来就有了享受的味道。我认为与其啃那些文艺理论的课本,不如读这些经典来得实在。个人最喜欢的章节是评论中西诗歌比较的那部分,有关英国浪漫诗人的评价,真是精辟之极。
诗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