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鲁迅 杂文 中国文学 中国 文学 杂文随笔 热风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表于2024-06-15
热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热风》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四十一篇。1925年11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十版次。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些短评,还在这前一年,因为所评论的多是小问题,所以无可道,原因也大都忘却了。但就现在的文字看起来,除几条泛沦之外,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记得当时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敌之中,鲁迅所对付的不过一小部分。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评分2020040:短小精悍却下笔如刀,刀刀见血,是鲁迅先生向着寒冽的空气呼出的热风,是希冀着用这些“自说自话”唤醒更多人之子。虽然有着大先生一贯的横眉冷对,以及对种种黑暗与被禁锢的现实,对昏聩、麻木的庸众与丑陋国民性的痛击:自由主义么,我们连发表思想都要犯罪,讲几句话也为难;人道主义么,我们人身还可以买卖呢。但这里也有着作为一个先行者的挫败与孤独、苦闷与彷徨,以及更加深沉的自我探索。但大先生的慈悲、对青年的寄予厚望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炬火还是唯一的光都值得随喜赞美,“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
评分“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
评分100年过去了,国还是那个国,民还是那个民,只是再没有鲁迅了。
评分因杂文集所涉内容较为驳杂,现说说印象较深的几个点。首先,这本杂文集出版于1925年,这段时间正好是新文化运动进入低潮,鲁迅的精神和个人生活也比较沉郁,充满挫折感和迷惘感的时期。但即便如此,杂文中能体现其“进化论”思想的章节语句仍然比比皆是,可见作者对旧文化和传统习气是多么深恶痛绝。但同时,他对革新运动的看法也比较悲观,比如他会说这场革新运动,表现看似颇有些成功。但现如今的作兴者,则不过是早年骂过《新青年》的。可见鲁迅对文化革新的成果和价值的正面肯定是有所保留的,他认为运动的高潮一过,各种陈旧罪恶的积习仍在死灰复燃。除这些显在思想外,我认为书中倒有一篇《智识即罪恶》十分别致,乃是用小说的笔法写成,个中充满了各种隐喻和荒诞的图景,与其他就事论事的典型杂文很不一样,值得一品再品。
最初发现这本书是在B站上关于豫章书院事件视频的评论下发现了书中四十一的那段话,也是很多人都有所见闻的那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
评分 评分“中国人倘能努力再古一点,也未必不能有古到三皇五帝以前的希望,可惜时时遇着新潮流新空气激荡着,没有功夫了。”鲁迅先生真是可爱,看他满纸皆批评语,似乎有很多事情让他不满,让他很是失望。但是呢,他有时候也会偷偷地提一下自己的希望,但又害怕自己会失望似的,或者又...
评分鲁迅早期的杂文集,矛盾更多指向封建社会的弊病。可以明显看出的一点是,鲁迅在这段时期,还不能够像中后期那样熟练得运用白话文。 几句题外话。现在很多人认为,当年的白话文改革其实非常失败:既葬送了古汉语的优点,又未能真正引入一套完整的语法体系。于是乎,现在的汉语支...
热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