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鲁迅 文学史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 文学 历史 魯迅 文学评论
发表于2024-06-16
汉文学史纲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首次正式出版时,取用后者为书名,此后各版均同,《汉文学史纲要》仍沿用。
本书是鲁迅先生的未尽之作对汉及以前的重要文学作品和作家作以概述和评论,文字精当,言简意赅,学术功底深厚,可见先生确有实力嘲讽那些所谓的“以震其艰深”的国学家们。《老子》“实惟杂述思想,颇无条贯”;《庄子》“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圆备”。李斯尚有文采,秦之文章尚存者李斯一人而已。贾谊文采,晁错深识,二人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东方朔文辞不逊,但因诙谐放荡,不能得安邦之用。司马相如“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鲁迅先生尤爱《离骚》和《史记》,《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史记》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
评分稍稍有点要命= =
评分起于文字,终于自觉
评分本书是鲁迅先生的未尽之作对汉及以前的重要文学作品和作家作以概述和评论,文字精当,言简意赅,学术功底深厚,可见先生确有实力嘲讽那些所谓的“以震其艰深”的国学家们。《老子》“实惟杂述思想,颇无条贯”;《庄子》“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圆备”。李斯尚有文采,秦之文章尚存者李斯一人而已。贾谊文采,晁错深识,二人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东方朔文辞不逊,但因诙谐放荡,不能得安邦之用。司马相如“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鲁迅先生尤爱《离骚》和《史记》,《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史记》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
评分鲁迅以小说成名,以杂文多受争议,而其文学研究虽然少,却精彩的很,如《中国小说史略》《魏晋风度》等,是要精读、随时翻检的。此书系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编写的讲义,对典籍、人物都有相当精到的点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出于此。可惜篇幅少了点,只到汉朝;文言文写就的,看的很费力
道家书据《汉书》《艺文志》所录有《伊尹》,《太公》,《辛甲》〔3〕等,今皆不传;《鬻子》《筦子》〔4〕亦后人作,故存于今者莫先于《老子》。老子〔5〕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人,盖生于周灵王初(约西历纪元前五七○),尝为守藏室之史,见周之衰,遂去,至关,为关令尹喜...
评分道家书据《汉书》《艺文志》所录有《伊尹》,《太公》,《辛甲》〔3〕等,今皆不传;《鬻子》《筦子》〔4〕亦后人作,故存于今者莫先于《老子》。老子〔5〕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人,盖生于周灵王初(约西历纪元前五七○),尝为守藏室之史,见周之衰,遂去,至关,为关令尹喜...
评分鲁迅的遗憾,大概是没有大部头的文学史类著作,这一点更大程度上是读者的遗憾。其《汉文学史纲要》也只是为教授学生编出的讲义,仅仅只有十篇,勉强算是一本小书。 然而短篇幅的批评,是很见功夫的。一是材料的选取,二是观点。鲁迅之前,谢无量有一本文学史,材料很是丰富,但...
评分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的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去不去抵制?爱国的都去!”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抵不抵制家乐福是判...
评分鲁迅在厦门大学时教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曾计划编一部中国文学史,这在致许广平的书信中多次提及,可惜终究没能写完。目前仅写到西汉两司马,单是汉以前的文学,也还有《国语》《左传》《战国策》未写。 我觉得鲁迅这人是不太“老实”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鲁迅当年劝年轻人...
汉文学史纲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