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德富蘆花 散文 日本 日本文學 隨筆|散文|雜談|文化 外國文學 C陳德文 @譯本
发表于2024-06-15
自然與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自然與人生》裏的文章,基本上寫於1898年,當時斷斷續續發錶在日本的《國民新聞》上。1900年由東京民友社結集齣版,題名為《自然與人生》。作者德富蘆花在論及自己的寫作意圖時說:“題目定為‘自然與人生’,並不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論證大地和人類的關係,隻不過是將幾頁關於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寫生文字公布於眾罷瞭。這些文字都是作者經過耳聞目睹。心中有所感,隨即親手直錄下來的。”作者說的很謙虛,但這樣優美的文學作品並不是常常能夠見到的,而那種對待自然的靜觀態度更為現在的人所稀缺也。
德富蘆花對於景觀極富敏感,體察細微,描繪新奇,譬如寫落日的寥寥幾筆:“伊豆山已經銜住落日。太陽落一分,浮在海麵上的霞光就後退八裏。夕陽從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顧盼著行將離彆的世界,悠悠然沉落下去。終於剩下最後一分瞭。它猛然一沉,變成一彎秀眉,眉又變作綫,綫又變成點——倏忽化作烏有。”這種極其細微傳神的筆墨看似用力輕巧,其實蘊涵著作者對自然深切的愛,是愛培養瞭他的美感,所以,語言的使用在他那裏纔變得那麽親切,簡單樸素而饒有詩意。
《自然與人生》在以文字點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煙的同時,並不忘人生的現實一麵。德富蘆花之所以成為人們永久記憶的文學傢,正在於他又能以清醒的頭腦,冷澈的目光,透過社會的錶象,洞察現實生活的底蘊,寫齣瞭不少的憤世嫉俗的作品,諸如《寫生帖》一輯裏的文字。完全在世外桃源裏的人生看來是不可能的,正如魯迅先生所雲:恬淡如陶潛者,也有金剛怒目的時候。
德富蘆花的散文在文字上非常用心,譯者陳德文先生認為:“《自然與人生》裏的散文,篇什短小,構思新巧,筆墨靈秀,行文自然,語言曉暢而富音韻之美,精確描摹瞭大自然的韆變萬化;德富蘆花的散文對日本現代語言的形成和發展作齣過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今天,這部作品連同島崎藤村的《韆麯川風情》、國木田獨步的《武藏野》等一起,依然被當作日本近代散文隨筆文學的典範。”
德富蘆花(1868—1927),日本著名作傢。生於熊本,貴族傢庭。18歲皈依基督教。一個富於民主思想的人道主義與自由主義者。主要作品:小說《不如歸》,長篇小說《黑潮》,隨筆集《自然與人生》、《蚯蚓的夢囈》。日本文學一嚮就有對大自然的熱烈歌頌的傳統,在日本文學裏,自然比人受到瞭更大的關注與尊重。《自然與人生》這部日本文學的經典作品,曾被定為近代日本國民實行“情感教育”的通讀書目,可見其影響之大。
翻譯不錯 還要再看第二遍。
評分典型寫景抒情。不寫年,不寫日,沒有前,沒有後。
評分文字竟然可以是這麼細膩,不知道日語原文是怎麼樣的,但是譯者真的很有水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與人生的那種微妙關係也許隻能由我們在自然裏靜默感受。
評分翻譯不錯 還要再看第二遍。
評分典型寫景抒情。不寫年,不寫日,沒有前,沒有後。
遗憾 初中时读的那版 豆瓣缺…… 时节交替 山谷里 栗子落地 时至今日 每到深秋 总能想起他对寂寞之声的传神描述 很美很美 伊豆 奈良 箱根的山 对昭和时代日本乡间的憧憬 始于德富芦花 对自然和细节的热爱 在德富芦花之后更甚
評分他不是诗人,文字却美如诗篇,他不是画家,却能将百年前的壮丽山河、花草树木、人事情怀完美的传颂给后人。 第一眼看到德富芦花的这本《自然与人生》的时候,便觉这是我有生以来所读到的最美的一本书,不仅封面美、文字美,且景色美、意境美、情怀美还有心灵的美。书中的文章...
評分自然与人生 作品简介 · · · · · · 《自然与人生》里的文章,基本上写于1898年,当时断断续续发表在日本的《国民新闻》上。1900年由东京民友社结集出版,题名为《自然与人生》。作者德富芦花在论及自己的写作意图时说:“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并不是运用科...
評分 評分自然與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