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经济 世界是平的 商业 全球化 社会科学 托马斯·弗里德曼 财经 管理
发表于2024-06-15
世界是平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世界是平的》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时间写成的一本重点论述“全球化” 的专著。此书的论点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村。
弗里德曼在书里用生动的故事、已有的术语和概念,描绘了全球化这种体系。他突出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冲突,全球化体系和文化、地理、传统以及社会的古老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他还详尽地叙说了全球化在那些感觉到全球化残酷性的人群中所产生的强烈反作用。他清楚地说明了应该如何才能保证这一体系的平衡。
他在书中把冷战与全球化作了对比。他认为:
如果冷战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它就是相扑;如果全球化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它就是100米冲刺一次,又一次,不断冲刺。
冷战的标志是,它隔开了每一个人;全球化的标志是因特网,它将每一个人连接在一起。
冷战体系的界定是根据条约,全球化体系是界定根据交易。
如果冷战时期最明显的不安是在固定和稳定的世界里,被你十分了解的敌人所击败,那么在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不安,就是害怕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且感觉不到的敌人所带来的迅速变化,你的生活会在任何时候被无形的经济和技术力量所改变。
在冷战时期,我们有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的热线,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被分开了,但至少两个超级大国还负责任。在全球化时期,我们有因特网——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都连为一体,但没有负责。
在冷战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的导弹有多大?”在全球化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的调制解调器有多快?”
曾三度获得普利策奖的弗里德曼1954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安那波利斯,先在一家小报做任记者,后进入《纽约时报》,担任驻黎巴嫩的采访主任,专事报道中东问题,并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他前两次获得普利策奖(1983和1988),都是因为出色地报道了中东问题;1989年的著作《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则是研究中东问题的必读书之一。在新科技红火的1990年代后期,他被从中东调往纽约报道华尔街股票市场,结果使他进入经济领域,并因而写就了《凌志车和橄榄树》一书。
这本书在如今看,无论是观点还是例子都不新奇了。作者身为记者,关注的例子和故事较多,感觉本书的理论框架比较简单,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看。
评分书名应该叫全球化,才合适
评分描写全球化的好书,里面的小故事小幽默值得回味。
评分2009年补分
评分还是看他的后作吧
在我见过的评论中,这个点评是最实在的,不愧是梁兄: 書 是 廢 話 組 成 的……牛棚講書記 有一 句 話 我 不 只 引 述 過 一 次 , 現 在 還 打 算 再 抄 一 次 , 因 為 它 實 在 說 出 了 真 理 。 那 就 是「 何 謂 暢 銷 書 ? 就 是 把 你 已 經 知 道 的 事 情 說 ...
评分(一) 再好的东西,如果跟你无关。那么,这个东西,都只是生活的八卦,而非必需品。 这也是人们需要忽略一些东西的理由。 人生是复杂和短暂的,我们活得都忙不过来了,除了笔趣阁热闹的天性外,我们的眼界没有超越我们生活的圈子。 我在读《世界是平的》(第二版)的时...
评分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61.html 1964-1978年间,中国在中西部十三省进行宏大的工业、科技、国防和交通基建,史称三线建设。近半个世纪后,我们即将迎来又一波工业转移,所不同地是,上一次为了战备,由政府主导,这一次将是经济和社会自发的运动。 所谓三...
评分鉴于此书在全世界的热度,我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拜读的。 可惜只开了个头,10分钟后我就拜不下去啦,接下去就是采用速读大法,用5个小时就看完了。 反正我知道作者的意思:世界因为网络而改变,在未来,印度跟中国的潜力巨大,因为网络,所以世界也就变平了。 看完之后,我有一个...
评分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79.html 补完一词,出自经典动画片<EVA>。要讲BBS(Bulletin Board System)补完,先从网友命名为脑残的群体说起。出于书面礼貌,以下多简称NC。 脑残志坚 这个群体很难定义,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是路人甲乙丙,线下一般看起来也比较...
世界是平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