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经济史 历史 经济 经济学 赵冈 中国 社会经济史 社会科学
发表于2024-06-16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近人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有辉煌的成就,但也有两点可议的倾向。第一,断代研究的方式比较盛行,往往无法看出长时期发展的前后脉络。第二,有些人过分强调马克思经济史观在中国历史上的适用性,选择史料来迁就理论构架。
作者以普通经济学的观点,重新检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性质,认它是一个古代的市场经济,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工以及相当自由的市场活动。以此理论基点出发,本书对这个市场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市场可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要素市场及成品市场。本书前6章,讨论生产要素的市场。后4章,则讨论成品市场。
赵冈、陈钟毅,都毕业于台湾大学经济系,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分获博士、硕士学位,后分别在美国两所大学长期任教。为著名美籍华裔学者。
耳目一新
评分雖然很多論證存在或大或小的問題,作為中國經濟通史,趙岡整套體系還是很有啟發性的。尤其是關于農村副業如何排斥手工工場的解釋。
评分该书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劳动力供应制度、生产组织、商品市场等方面着手,对两千多年来中国经济制度的演变重新进行了梳理和观察。作者认为私有财产制在中国早已产生,并逐渐形成了以小生产者为主体的社会分工,由此推动了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形成,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接受。每个生产单元可以独立决定做最有利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往往会受到天然资源的制约,尤其是人地比率的影响。作者选取了大农场、租佃制、农村副业以及手工工场四种模型,经过量化分析以后指出当人地比率恶化以后,工人的边际生产力降低到最低维生费以下时,雇工操作的大农场和手工业工场便要停止雇工,剩余人口不得不由其家庭吸收。于是,能吸纳最大量人口的生产组织与生产方式往往会取代更有效率的模式,因此而牺牲经济的发展,唯有技术才能打破这一僵局
评分资料梳理尚可,部分地方还算精彩,历史做得太不小心,实在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标题。
评分提纲挈领式的中国经济史作品。作者延续了“新经济史”的研究风格。绪论依然是最核心的,其他部分是绪论的扩展。作者在定义中国的经济是一个成型较早的市场经济体后大胆运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建立大农场、租佃制、农村副业、手工工场四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量化了内卷化及其适用的条件,提出了人口压力下的封闭经济发展模型。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逐一分析土地、劳动力市场,工商业以及城市化相关,逻辑清晰严密,值得好好研究。惜没有对资本市场有所探究,作者在序言里也提及了这个问题。
我喜欢学习经济学,在中国的经济制度史中我可以寻找到许多我想要的经济知识,我可以发现许许多多我需要发现的东西,学习好中国的经济制度史,我们就可以较好的去感悟中国经济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所以说《中国的经济制度史论》这本书是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品味的。
评分赵冈先生的著作开始在国内出版主要是有: 1.《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和地权分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2.《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当然还有上面有位仁兄提及的“《中国经济制度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 ——新...
评分此书有两个核心观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基础生产单位是“户”——由3-5个成年劳动力组成的家庭; 第二,人口与土地的比例是生产方式改变的最重要因素。 懒了,不写了。 ------------------------------------------- 补充一个,书中记录了另几位学者的研究结论,说20世纪每...
评分 评分不是学经济的,买来当闲书看看,没有精读只是挑自己感兴趣的看。几点感觉,第一作者是用心在写、态度端正、用功极深,就冲这点也值了。第二收获最大的是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存在过的世俗生活在脑海里复原了,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由勾心斗角的宫廷政治和万骨枯的流血战争,...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