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胡适 传记 罗志田 历史 知识分子 人物传记 知识分子研究 近代
发表于2024-06-16
再造文明的尝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要研究的是胡适。这位二十多岁就暴得大名的人物,从青年起就一生都是新闻媒体注意的对象,也是学术界一个久有争议而很难处理的题目:前些年是贬多于褒,近几年则褒多于贬。而本书要做的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个1891-1929年间的胡适。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以一个没有什么身世凭借的二十多岁的青年,回国两年间,即“暴得大名”,一举成为士林之首,真是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之事。这个极有意思的事例,几十年来吸引了无数学者。故此,有人曾说,胡适的“暴得大名”,就是因为“中国思想界有一段空白而恰好被他填上了”。而今,这个人物已经远离我们数十年,但是关于他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胡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2001年)、《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谁还会记得“我的朋友胡适之”呢?他早就不够时髦了。当年那些石破天惊的论断,而今早已流布于贩夫走卒之间…谁还会为写文章用白话而不是文言而感觉唐突了祖宗?谁还会惊异于用白话还可以写诗--美不美是另外一回事。也不会有人再觉得《红楼梦》里面充满了反清复明的口号,也不会有人会认为《西游记》是《射雕》中那个牛鼻子老道丘处机的作品…同样更不会有人在意脂砚斋的本子,郦道元的贡献,禅宗和尚的生平…甚至不必听说过胡适… 让胡适被忘却吧,这样又何尝不好?中国又一次睡去,且不必打扰。惟愿她醒来时,偶尔还会想起自己曾经做过一个荒诞不经的梦,那个梦的名字叫“再造文明的尝试”。
评分传主和记传人都不错
评分写人和时代,写得很入味。传记的典范之作,我很喜欢。
评分无聊,可笑,毫无客观。
评分一般。第11章“诤友:走近国民革命”又被收录于《乱世潜流》中的“个人与国家:北伐前后胡适政治态度之转变”。为何?自己剽窃自己?
我并不想阐述这本书作为传记是如何难得地勾画出一个荡气回肠的时代,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见过太多时势造英雄的故事,太多天时地利人和,太多文化的千钧一发,这些如此可遇不可求的事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就是必然。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些东西,在令人赞叹的历史分析之外的东...
评分罗志田这本胡适传要强过周质平那本,持论也更客观,点出了胡适的许多问题和不足。 行文非常连贯,自然。承接有序。这是真的书,而不是根据某个主题塞进多篇论文的“论文集”著作。 读完后,胡适变得更加立体。罗书从胡适幼年经历出发,总结出其为人常在“率性”与“作圣”之间...
评分 评分承上海书评盛博士微博推荐,今年在地铁和餐厅里读完的第二本书。 罗老师的这部胡适传,既是胡适之个人的传记,也是清季民初的一部文化史、思想史。内不熟悉严复、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陈独秀的脉络,外不了解斯宾塞、马克思、杜威、罗素的思想,很难说真的读懂了这本书。...
再造文明的尝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