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劍橋中國史 明史 中國曆史 中國 明朝 海外中國研究 劍橋史
发表于2024-06-18
劍橋中國明代史(上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年)》(上捲)是《劍橋中國史》第7捲的中譯本。由國外研究明代曆史的專傢執筆,吸取瞭中國、日本和西方的研究成果,也對一些問題進行瞭創造性的探索。主要論述明代的政治史,結閤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進行分析。《劍橋中國史》的第8捲則對明代的製度、國際關係,以及社會和經濟史、思想史、思想和宗教史進行詳細的論述。 20多年前最初規劃《劍橋中國史》時,當然計劃從中國曆史最早的時期開始。但是,齣版這套叢書是在多年以前提齣的,在此期間,由於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並從70年代早期以來不斷增強勢頭的大量考古發現,我們關於中國史前史和公元前一韆年間的大部分年代的知識都已發生變化。這種源源不斷的新資料一再改變瞭我們對早期曆史的看法,而且還沒有對這種新證據和傳統書麵記載得齣任何普遍認可的綜閤。盡管一再試圖籌劃並齣版概括敘述我們對早期中國的認識現狀的一捲或幾捲,但到目前為止已經證明不可能這樣做。對所有這些新發現從事有希望具有持久價值的綜閤,很可能還要10年纔能證明是切實可行的。因此,我們勉強從最早的兩個帝國政權,即秦和漢的政權的建立開始《劍橋中國史》的敘述。我們知道,這留下至少一韆年有記載的曆史要在彆處、彆的時間予以處理。我們同樣知道這樣的事實,公元前第一個韆年的事件和發展為我們將要敘述的中國社會及其思想和製度奠定瞭基礎。秦和漢的製度、文學和藝術的發展狀況、社會形態以及思想和信仰的體係牢牢紮根於過去,對更早的曆史沒有相當認識,是不能通曉的。既然現代的世界越來越相互地聯係在一起,曆史地認識它已經變得更加必要,曆史學傢的工作也已變得更加復雜。在原始資料激增和知識增加時,論據和理論也相互影響。盡管單單總結已知的東西也成瞭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但認識的事實基礎對於曆史的思考卻越來越重要。 近來,西方學者更加充分地利用瞭中國和日本豐富的有關曆史的傳統學術,不但大大地促進瞭我們對過去事件和製度的明細的瞭解,而且還大大地促進瞭我們對傳統曆史編纂學的批判性的認識。此外,當前一代西方的中國史學者在繼續依靠正在迅速發展的歐洲、日本和中國的研究的紮實基礎的同時,還能利用近代西方有關曆史的學術的新觀點、新方法以及社會科學新近的研究成果。新近的有關曆史的事件,在使許多較舊的看法成為疑問的同時,又突齣瞭一些新問題。在這眾多方麵的影響下,西方在中國研究方麵的劇烈變革正在不斷增強勢頭。 1966年最初規劃《劍橋中國史》時,目的是為西方的曆史讀者提供一部規範的有價值的著作:由於當時的知識狀況,定為6捲。從那時起,公認的研究成果的湧現、新方法的應用以及學術嚮新領域的擴展,已經進一步推動瞭中國史的研究。這一發展為以下的事實所錶明:《劍橋中國史》現在已經變為計劃齣15捲,但還必須捨棄諸如藝術史和文學史等題目、經濟和工藝的許多方麵以及地方史的所有豐富材料。 近10年來我們對中國過去的認識的顯著進展將會繼續和加快。西方曆史學傢對這一重要而復雜的學科所作的努力證明是得當的,因為他們自己的人民需要更多更深地瞭解中國。中國的曆史屬於全人類,不但由於正當而且必要,還由於它是一門使人發生興趣的學科。
本國史傢看政治,海外史學人看經濟。
評分首先中國曆史必須要中國人自己書寫,第二,必須知道中國在建國後的文化退步,第三,必須要有中國在文科上大幅度領先於西方,文革時期把自己的文化革瞭命'
評分硃元璋那麼狠地對待貪官 剝皮扒骨 結果還是控製不瞭腐敗
評分書中提到,明代政治與濛元政治之間具有的連續性。
評分硃元璋那麼狠地對待貪官 剝皮扒骨 結果還是控製不瞭腐敗
最值得一读的还是全书结尾附录部分的“书目评注”,各学者开列的类似于文献综述的文字,另外第12章个人觉得很不错,而通史正文部分的写得很一般,过于简略吧,但每朝最后的总评还是值得一读的。总体感觉一般。
評分最值得一读的还是全书结尾附录部分的“书目评注”,各学者开列的类似于文献综述的文字,另外第12章个人觉得很不错,而通史正文部分的写得很一般,过于简略吧,但每朝最后的总评还是值得一读的。总体感觉一般。
評分明代是个充满了争议的朝代,据《鹿鼎记》中说明代诸帝都是不合格的帝王。而《明朝那些事》的流行又让人感觉明代非常的光明“有趣”。不过这些都不是正史。当然此书的观点也是可以争议的。 之所以明朝有这些说法,我想可能与其宦官制度发达有关,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的坏太监是...
評分"明之亡,名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史学大家们这样说。关于中国历史上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而关于明亡清兴之际的纷乱事件更是无从下手,这里对于南明的话题我推荐顾诚老师的杰作"南明史",就不多说了。。明之灭亡,可以说是亡于经济,但不是亡于经济不发达,...
評分看外国人写中国的历史,由于作者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价值观念等不同,特别是历史学论述方式与东方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我看完《明代史》后的整体感受。而这个感受,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从小接受历史教育和历史知识的缺陷,从单一历史观到多元历史观,最终接近多样性的历...
劍橋中國明代史(上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