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畢希納 戲劇 德國 丹東之死 德國文學 外國文學 曆史 文學
发表于2024-06-22
丹東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畢希納是革命民主主義者。《丹東之死》錶達瞭他對革命的見解。劇本以法國大革命期間雅各賓黨人和吉倫特黨人之間的爭鬥為背景,寫丹東反對雅各賓黨人用激進的專政方法進行資産階級革命,最終被革命法庭判處死刑;而羅伯斯庇爾雖在道德上是正直的,但執行恐怖政策也不能解決社會問題,最後隻能陷於孤立。說明丹東的失敗,在於他反對暴力革命;羅伯斯庇爾的滅亡則因為未能解決“麵包問題”。
喬治·畢希納(1813~1837)
德國劇作傢。1813年10月17日生於達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勞一醫生傢庭,1837年2月19日卒於蘇黎世。
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讀醫學,參加當地民主運動,接觸聖西門空想社會主義學說。1834年在達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 命組織“人權協會”,秘密發行政治小冊子《黑森信使》,被稱為《共産黨宣言》之前19世紀最革命的文獻。該文采用階級分析和統計學方法,指齣黑森不存在工業無産階級,農民是革命主力,提齣“給茅屋以和平,給王宮以戰爭”的口號。由於有人告密被通緝。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後轉往瑞士,任蘇黎世大學講師。
主要劇作有描寫法國大革命的《丹東之死》、諷刺喜劇《萊翁采和萊娜》、悲劇《沃伊采剋》和中篇小說《棱茨》,另有革命傳單《黑森快報》。
除瞭戲劇創作外,畢希納還有一些戲劇美學方麵的論述。
畢希納被稱為德國現代戲劇的創始人、現實主義戲劇的先驅。雖然他的作品不多,但在德國戲劇史上卻占據有重要地位。為瞭紀念他而設立的“畢希納文學奬”是德國最著名的文學奬項。該奬項設立於1923年,起初用於錶彰有傑齣貢獻的作傢、藝術傢、演員和歌唱傢。自1951年起轉變為純文學奬項,由位於達姆斯塔特的德國語言與文學學院負責這一奬項的評選和頒發。“畢希納奬”的評奬標準是“該奬項頒發給用德語寫作並錶現突齣的作傢和詩人,獲奬者本人要對現今德語文學界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該奬項現在的奬金為4萬歐元。
歸零說小冊子的翻譯更好,今日逛圖書館剛好瞅見。對詩歌和戲劇的草率讓我還未看齣所以然。隻是架構和句子是無庸置疑的美。革命死亡命運善。待原文重讀或者看一次戲劇演齣。
評分贊傅先生。
評分好戲!
評分好戲!
評分劉小楓《沉重的肉身》裏提到畢希納及其劇作《丹東之死》,這個18歲參加民主運動,22歲考取蘇黎世大學博士並任講師,24歲因傷寒離世的少年,他去世後以他名字命名的畢希納文學奬作為德語界榮譽最高的文學奬一直延續至今,感覺他的24年就過完瞭大多數人的一生。《丹東之死》裏提到“每個人都是一個深淵,俯瞰時令人頭暈目眩”和《沉重的肉身》中“人們見到不幸的情愛遠比幸運的情愛多,不過是因為一個人在世的時候要遇上性情相閤的人的機會幾乎等於零,上帝從來沒有許諾、也不能保障性情相契的兩個人一定會相遇。遺憾是生命的本質,如此而已。”真是讓人覺得他人即深淵人間不值得。
上初中的时候,读历史课本,觉得法国大革命这一章最为骇人,觉得整天不是在忙着杀敌人,就是在忙着自相残杀。仿佛眼见头颅一颗颗滚到在地。那时候,我只是个十来岁的小萝莉,又害怕,又好奇。心想他们杀了美丽的玛丽皇后已经够不可思议的了,怎么连自己的革命同志也下得了手。 ...
評分 評分 評分看了毕系纳的丹东之死,其实多半是为了怀念当年看朱学勤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时的感觉。此书当年在我等文青眼里论证严谨,同時又把革命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刻画的很到位。 我们这里的剧院秉承一贯的偏左传统,在演出中插入了对iphone和资本主义的批评,舞台上乌烟瘴气,倒是...
評分丹東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