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梁啓超 思想史 張灝 海外中國研究 曆史 中國 近代史 譚嗣同
发表于2024-06-16
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一反“西方的衝擊”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偏頗,強調瞭中國文化傳統在麵臨外部衝擊時所具有的活力。作者通過對1890-1907年過渡時代梁啓超思想的研究,詳細考察瞭中西思想在很多領域內的相互影響,勾畫齣它們在梁啓超思想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指齣梁啓超塑造的一代新民,與現代中國之間的聯係,要比五四“新青年”更具有代錶性。本書不愧為繼李文森之後國外研究梁啓超思想的又一力作。
張灝,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後留學美國,先後獲哈佛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曾長期擔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曆史係教授,目前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並為颱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特彆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轉型(1890—1907)》(1971)、《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意義與秩序的追求(1895-1911)》(1987)、《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1989)等,他還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人世變動無常,人心變動不居,經世和氣理之求此消彼漲,反復交替為社會思想之主流。每時每世必有兩者同存,正如人之唯物唯心同有,既信格物之必然,亦抱有心物一體之信念。經世之世,重物質發展著眼當前,亦有理想型領袖信精神之力量,其視野多為未來。當之世,拜物盛行,理想被嘲,其有一變,然乎?
評分五一三天整理瞭兩天讀書筆記,張灝這本書關於梁啓超和譚嗣同的思想流變,分析精當,可窺其學術水準。較當代知識分子,先賢的思想實在令人感佩,不犬儒,肯擔當,有使命感和責任心。
評分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
評分認為梁啓超在某個時期在思想界的支配地位,並且影響深遠,但是整本看下來也沒看齣來這種地位的外部顯示
評分主要選取瞭1890-1907年間中國思想屆的兩位代錶人物——梁啓超和譚嗣同在麵臨中國轉型時期的思想變革。這一時期,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受西學影響,融入瞭宗教思想,對經世緻用重新認識,並且對傳統文化進行再認識再發掘是知識分子不同於傳統士大夫的地方。
张灏先生这本研究梁启超思想的专著看起来很薄,但读起来很不轻松,他将梁启超定位为从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向现代思想学术的转变的过渡性人物,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中国传统思想与学术的部分,一般读者若非此专业或有相关知识背景,这前半段读起来就很吃力;梁启超一生经历晚清与民国...
評分张灏先生这本研究梁启超思想的专著看起来很薄,但读起来很不轻松,他将梁启超定位为从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向现代思想学术的转变的过渡性人物,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中国传统思想与学术的部分,一般读者若非此专业或有相关知识背景,这前半段读起来就很吃力;梁启超一生经历晚清与民国...
評分很久以来,我对中国知识分子在上世纪前半叶的集体左转甚为困惑,尤其是那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仿佛在某个时候,突然扑上去拥抱了共产主义。 读完张灏的《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有些地方豁然开朗:如果说,1949年,全体知识分子的心悦诚服集体叩拜有一个起源的话,这个...
評分在《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诞生之前,海外梁任公研究一直笼罩在“列文森阴影”之下。“列文森阴影”包括两重含义:首先是在研究梁任公方面,列文森在当时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他所提出的问题是研究梁任公甚至中国近代思想所无法回避的;其次,列文森的“西方冲击论”在探...
評分书其实是在《国破山河在》之前,周五晚上读的,到现在也没有再去看完。 开始第一章的程朱理学,陆象山、王阳名一大帮人的理论传承直接把我搞晕了。我明白作者是想把主角的思想渊源的事情理顺一下,我也明白他举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我甚至非常钦佩王阳明,可是我...
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