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礼学 思想史 凌廷堪 清代学术 清代 学术史 汉学 国学
发表于2024-06-16
以礼代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主要讨论清代中叶礼学思想的兴起。首先介绍以礼代理思想,再次说明嘉道间崇礼思想之蔚起,并分析此一崇礼思想与当时理学界产生之争辩,最后讨论礼学思想之社会实践,以证明清学在思想与经世间的联系性。
张寿安,河南省嵩县人。1951年生于台湾省。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86)。曾任香港浸会大学讲师、美国Seton Hall大学助教授,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学术思想史、礼学思想史。著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龚定庵学术思想研究》,及《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从戴震、程瑶田到凌廷堪》、《十七世纪中国儒学思想与大众文化间的冲突:以丧葬礼俗为例的探讨》、《礼教与情欲:近代早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冲突》及《清代扬州学派研究之前瞻》等论文二十余篇。1996年并以《以礼代理》一书荣获第一届“中研院”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
以礼代理是清代新义理学的核心观念,虽由凌廷堪成释礼专书,但内在的义理建构其实是源于戴震和程瑶田,因此这本书真正谈及凌廷堪的部分很少,作者哲学功底扎实,但经学却有欠缺,导致对原定的主角凌氏经学付之阙如。附录两篇谈戴震,程瑶田思想的文章不错。一个疑问:为何清代汉学中讲义理学的两派在徽州,扬州,而汉学起于苏南?皖,扬两派新义理学有何异同?
评分问题意识和脉络梳理赛高!从凌廷堪生前到身后,从礼学理论到实践的布局也很清爽。但是思想史有别于学术史、哲学史的地方没有明显地挣出来,关注点依旧落实在儒学内部,讲求“以礼代理”的原因还是千篇一律的“重建秩序”。那么多汉宋学家坚持己说的目的全部一致嘛,也未可见得吧,像晓宇老师提到的为个人目的出发而推动昏礼变化的礼学家们便是实在的例子。而礼学变动也不仅仅是儒学的内在变迁,外部政治史、社会史的环境变化同样功莫大焉。(叫次仲也还罢了,叫人家廷堪也太亲昵了吧!!)
评分里面有引用顾炎武,夏炘对火葬的批评。168页。
评分缺点显而易见,不过看书又不是为了挑缺点。有一个很不起眼其实关系甚大的点,方东树在哪个维度上认为经世之学如财赋漕运等中有“理”。
评分94年台版,01年由陈平原引进,大陆版增加了两个序和两篇文章。我可能太厌烦搞中哲的了,学养根本不够处理清学问题,虽然在一堆“新义理”中这个已经算靠谱的了,但还是事实少而建构多,臆想太多,胡扯太多。问题是好问题,框架是伪框架。最怕这种看起来很优秀很创新但实际沙上建塔的书了。以及叫人廷堪真的很让人受不了啊!
其討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以其《復禮》三篇爲主,而此文與其攷禮著作之關係如何?在具體的考證與理論分析之間是否可以形成一完整的體系?作者對此未能明言。如是,則其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似流于表面而未能深入。似凌氏其說惟求在宋學内部另立一說,以與新安、姚江鼎足,非自樸學立...
评分一.引言 张寿安女士的《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代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下文称《以礼代理》),一书出版于1994年,发表以后即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其将凌廷堪及其礼学思想放在整个清代学术史转型发展轨迹上讨论,试图证明乾嘉考据学背后的新的思想范式,即礼学范式,对于当时...
评分其討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以其《復禮》三篇爲主,而此文與其攷禮著作之關係如何?在具體的考證與理論分析之間是否可以形成一完整的體系?作者對此未能明言。如是,則其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似流于表面而未能深入。似凌氏其說惟求在宋學内部另立一說,以與新安、姚江鼎足,非自樸學立...
评分张先生早年间的著作,如今虽然十八世纪的礼学考证被大力赞扬,然而本书却也有其光芒。看题目确实是对凌廷堪的大力赞扬,然而忘记在哪本书看过,凌氏其实不算天赋异禀之人,礼经释例也是“笨功夫”(即使笨功夫,其学术也并非当今学人随便可以达到的。),读罢,确实有怀疑之嫌...
评分其討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以其《復禮》三篇爲主,而此文與其攷禮著作之關係如何?在具體的考證與理論分析之間是否可以形成一完整的體系?作者對此未能明言。如是,則其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似流于表面而未能深入。似凌氏其說惟求在宋學内部另立一說,以與新安、姚江鼎足,非自樸學立...
以礼代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