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人类学 社会学 阎云翔 乡村社会研究 田野调查 农村 私人生活 中国
发表于2024-06-16
私人生活的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刚刚荣获2005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图书奖”。作者2000年出版的另一本专著《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则与社会网络》在学界获得很好的反响。本书可以说是上一本书,田野调查的延续。同样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本书探究的是一个之前几乎无人触及的题目——中国乡村的私人情感和家庭生活。阎云翔70年代曾在一个东北农村当了七年农民,1989年他重回那里进行了将近十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村民的私人生活和道德世界。他的研究视野从公共领域如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老人的赡养,一直延伸到私人情感、性、节育和性别的选择。这个课题是极有意义的。
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学术训练的意义在于,学习如何将习而不察的日常经验被明细的观点和论据以及中切的口吻被冷静地表达出来。
评分读了一半了。觉得没必要读完了。三星。——读完了,明白什么叫“人怕出名猪怕壮”,有点名气就能这样写书了?很好的话题,都这么随意处理了,最后两章连标题都错乱!能给出当初写《礼物的流动》一半的专业精神吗?再减一星。201504
评分很难想象这本书居然获得了2005列文森图书奖。。。把一些中国常识贩卖到西方,随便炒炒冷饭都能让作者声名远播。。。突然觉得国内的社科学术并不算太差啦。。。
评分很难想象这本书居然获得了2005列文森图书奖。。。把一些中国常识贩卖到西方,随便炒炒冷饭都能让作者声名远播。。。突然觉得国内的社科学术并不算太差啦。。。
评分学术训练的意义在于,学习如何将习而不察的日常经验被明细的观点和论据以及中切的口吻被冷静地表达出来。
十分失望,仅仅是一个标准化的中国研究,拿到列文森奖也就不奇怪也不值得吹嘘了。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研究,但是套路是西方理论加中国经验,先不论有没有中国主体性的问题意识,本身对于西方理论自身反思性不足,而经验田野也不进行深描。导致研究在理论还是在经验上都显得...
评分私人生活的变革 2007-3-8 独眼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去农村,却仅限于蜻蜓点水似的旅行。在几年前,我读到了阎云翔教授这本论文中的一章——“私人空间与隐私权”,那时,《私人生活的变革》刚刚发表不...
评分得到听书: 首先是择偶方式的变化,年轻一代取代了父母在自己择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第二,家庭关系的结构发生改变。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并且逐步取代过去的父权制度。第三,居住空间的私密化带来了隐私观念的普及。第四,传统大家庭的分家时间不断提前,彩礼金额逐步上...
评分一、引言 对实地调查经验的高度依赖和重视,是经验研究区别于一切玄谈的最根本的标志。但对经验研究者自身而言,则似乎也同样需要警醒,经验的重要性并不代表它能自动呈现理论命题的答案。没有理论加工的“裸体”经验,虽未必没有任何意义,却很难归为学术研究。例如,人...
评分2006年3月11日 星期六 邂逅于博雅堂书店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阎云翔著 龚小夏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乡村研究专著系列 黄宗智主编 06年1月一版一次 4,000册 30元 1948年,美国人类学家许烺光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祖荫之下...
私人生活的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