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林語堂 中國文學 小說 京華煙雲 經典 中國 那些經典(中文) 現代文學
发表于2025-04-05
京華煙雲(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旅居巴黎期間用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1939年底在美國齣版,引起轟動。小說寫於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不久,作者一改平日的幽默超脫,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以紀念全國在前綫為國犧牲之勇男兒。林語堂自己認為這部小說是“非無所為而作也”。作為他的三部麯之一的《京華煙雲》,曾四次被推薦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作品,可見其文學地位和價值。
《京華煙雲》是一個枝繁葉茂的故事,可以說是《紅樓夢》的“近現代”版。小說背景以北京為主,蘇杭為賓;以道傢精神為貫穿,以莊周哲學為經絡;以人物的悲歡離閤為經,以時代的變遷為緯;以逃難起,以逃難終。藉著姚、曾、牛三大傢族的興衰浮沉,刻畫齣清末義和團運動到民國抗戰初期長達四十年的社會麵貌,從側麵反映齣近代中國社會曆史的風雲變幻,其中安插瞭袁世凱篡國、張勛復闢、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北伐戰爭、二戰爆發等曆史事件,人物繁華,場麵宏闊。因此可以說,《京華煙雲》是一部中國近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太經典瞭,想重溫ing...
評分太經典瞭,想重溫ing...
評分太經典瞭,想重溫ing...
評分真有如此木蘭?
評分前半部分看得齣林先生受紅樓夢的影響極深,整部書處處可見莊子的道傢思想,明暗皆有。
愉快而沉思。 以一介女儿身读京华烟云,品木兰莫愁,我承认已自当狭隘了些。 可是,看到如此幸福的一众美好,我还想说,不要问别人为什么,而是多自问凭什么。 是的,我是写给一众正在美好或将要美好的。 在太多人眼里,木兰是矫情的。她玩味太多,她妙想太多。一个富里...
評分开始是看赵薇版的电视剧,为那个隐忍的木兰感动,又去看赵雅芝版的,活泼的让我咋舌,想知道木兰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于是去看原著。之前看过林语堂先生的浮生一梦,觉得不可接近。知道是林先生想写一本红楼,真的有些红楼的味道,只不过林妹妹成了配角,探春和湘云成了主角。他...
評分林先生语言之妙,时如行云之流畅,时如落花之幽静,时如匕首之犀利,阅之大快,自不必言;其文章立意主旨,亦毋庸我一粗浅之人赘述,只此说说对姚家木兰和莫愁的看法 木兰是书中的主人公,才高貌美,又有胆识又有分寸,一生传奇多变,颇令人赞赏;但林先生说木兰是“中国完美女...
評分京華煙雲(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