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木心 散文 隨筆 哥倫比亞的倒影 文學 中國文學 中國 文化
发表于2024-06-14
哥倫比亞的倒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哥倫比亞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簡體中文版作品,內中選編《九月初九》、《哥倫比亞的倒影》、《上海賦》等最能錶現木心行文風格的散文13篇,並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紐約《中報》副刊《東西風》發起的“木心的散文專題討論會”文本。
木心,1927年生,原藉浙江。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1982年定居紐約。
著有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散文一集》、《即興判斷》、《素履之往》、《馬拉格計畫》、《魚麗之宴》、《同情中斷錄》;詩集《西班牙三棵樹》、《巴瓏》、《我紛紛的情欲》、《會吾中》;小說集《溫莎墓園日記》。
隻讀過一本“木心”,所以我的話不足取;木心的文字有著其獨特的魅力,敘述也有意境。總體說來,過於“上海”,過於“文人”,少瞭泥土和生命的質樸與豪放。不願意看到“文以載道”,也不願看男人竊竊私語般的獨白。
評分昨晚上看瞭九月九日 被深深地震撼瞭 和第一次讀鬍蘭成一樣的感覺 就是牛啊牛 太牛瞭!
評分很好看。
評分陳丹青說,當代文學傢,甚至六七十歲的作者,往往看不到他們的語言和漢語傳統有多少關係,絕大部分作者一開口,一下筆,全是1949年以後的白話文,1979年以後的文藝腔。“有學者曾經將我們的文化概括為四種傳統:一是由清代上溯先秦的文化大統,二是五四傳統,三是延安傳統,四是文化大革命傳統。近二十多年以來的種種話語、文本所形成的閱讀習慣,這四項傳統的順序並非平行並置,任由我們選擇,而是在近百年來以一項傳統逐漸顛覆、吃掉上一項傳統的過程。逆嚮的迴歸有沒有可能呢?這就是近年所謂‘國學教育問題’被爭論不休的緣故。”將他與任何一位曾經被淹沒的“老作傢”相比擬,都不恰當,木心具“唯一性”。使人遭遇瞭異常豐沛而嫻熟但全然陌生的文體。可能是我們時代唯一一位完整銜接古典漢語傳統與五四傳統的寫作者。
評分自成一派,上半部分有詩情,下半部分有觀察。我應該是喜歡他這個人勝過他的文。
忘记在那里最早听到木心的名字。 第一次看到他的《上海赋》确是在天涯的闲闲书话——当时也没觉得特别的好。在书里又读了一遍《上海赋》,才发现确实好。 读起来有快感,文字上都沁着油水。又不特别累,同时对那时的生活有了一种立体的印象。建议将此奇文印到最新版的上...
評分早前在《南方周末》文化版上看见过介绍木心的文章,提及这本《哥伦比亚的倒影》,(以下简称《哥》)当时热望能立刻怀抱一册,秉灯夜读。想象着自己将会怎样被木心旷世绝代的文彩所滋养。 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的不识,令我痛惜扼腕。 后来陆陆续续在网络上读到一些文...
評分从前 已灰飞成浅浅一线 读《上海赋》小记 《鱼丽之宴》里面曾提及,有一位从上海离开十多年的台湾读者在看完上海赋之后对木心去信,信中说“数十春秋每兴乡愁,总想写些怀旧的文章,而一执笔,旧昔印象不知如何着手才好,看了《弄堂风光》和《亭子间才情》,方始才明白原...
評分书不错,但终究没有很多人吹嘘的那么神奇。我后悔了:为什么一把年纪,还这么幼稚,居然轻信用中文写作的人群中会突然冒出一个隐匿数十年的大师来。陈丹青推荐又怎么样?陈丹青自己的文字我就没看过。 木心显然是一个邪门歪道的高手。这一点倒是暗合金庸小说里常见的套路:...
評分我只能说,我还不敢评价木心,因为我的水太浅。 看哥伦比亚倒影的时候,并不能一鼓作气地读下去,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懂,但是有些地方确实吸引我了,比如他说,美是一种表情,那样的段子,令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但是关于哥伦比亚的倒影这样的文章,我的感觉就是仿佛一个大...
哥倫比亞的倒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