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王安忆 小说 中国文学 荒山之恋 当代文学 文学 跨世纪文丛 纸版
发表于2024-09-06
荒山之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总序:跨世纪的机缘
蜀道难
荒山之恋
小城之恋
锦绣谷之恋
代跋:关于性文学的对话
附录:王安忆主要作口目录
王安忆,女,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到上海,在原先由宋庆龄先生主持的中国儿童福利会主办的《儿童时代》杂志任小说编辑。1987年进入上海作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
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已创作出版发表《雨,沙沙沙》、《小鲍庄》、《小刘庄》、《海上繁华梦》、《叔叔的故事》、《长恨歌》等短、中、长篇小说四百多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1989年,35岁的她被选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跻身于一级作家行列。《流逝》、《小鲍庄》、《本次列车终点》、《谁是未来的中队长》等曾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今年又以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为英、法、荷、德、日、捷、韩、等国文字……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本书,对王安忆刻画情感和心理的细腻惊为天人,最近在HK重读,依然觉得收入她80年代引起巨大争议的“三恋一难”共四部中篇的本书,仍是她最好的一本集子。三十年前的争议更多聚焦于她对情欲地真实展现,甚至为她贴上了道德缺失的标签和女权主义的误读。如今再去理解书中从畸形到隐忍的各种爱情会宽容很多。而且我一直觉得后来很多人都在重复她的文思,比如池莉《绿水长流》对《锦绣谷之恋》的明显借鉴,渡边淳一冗长的《失乐园》也不过是重复了《荒山之恋》的整个过程,而王安忆要凝练和含蓄得多,也更动人。
评分2005年11月7日。太过遥远,都记不清情节了。只是对小说最开头男主人公的那份极度的害羞与自尊印象深刻。其实,我自己便有点像那样,尤其是以前。
评分内心的描写实在是很惊叹
评分不要说什么女权主义与男性式微 就是人自身作为生物对爱的需要与渴求啊 从什么第三者婚外恋的角度来看"三恋",其实都对作品附加了一个道德制度的枷锁。能抛开一切的去写人与爱,是让人酣畅淋漓的。
评分超出我的意料,最喜欢荒山之恋
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是2000年,我孤身一人,在湖南怀化的一个角落里,就着昏暗的白炽灯光看,看着看着,泪流满面 也许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存在了多年,只是被记忆湮没,偶尔浮起星点,每每让我怅然。每一页翻过去,感觉是在一步步的印证这个故事真的存在,一点点从记忆...
评分每一个人从小都做过爱情的梦,甚至把它作为终身的目标,男人我不懂,女人是这样的。当看到王安忆快结束的一段话时,我对这些看过无数遍的话有了更多认知。大概那些放不下看不透,都是因为看得太重,觉得千千万万定性的东西,与我一人何干,我的这一段就是最不同寻常最刻骨的,...
评分三场爱情,或者更准确地说,只有一场真正的爱情,一场无法在一起便选择死亡的爱情,这样的爱,该是称为真的爱情了吧?也恰合了裴多菲的那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这样一种爱情、这样一种强烈的情绪却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他和她,分别有着各自的她和他,并且也...
评分虽然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但是看完了却能引起极大的共鸣。 早上看完,下午做事情的时候时不时的回味里面的情节及感情。我感觉上天总会安排一个人来到我们身边以各种方式教会我们什么是真爱。残忍的地方就是这个人出现的时间偏错。 我不禁问自己教会我真爱的那个人出现在错误的...
评分我很喜欢这本书,尤其喜欢的这种写法......... 对两个主角的人生经历的描述,毫无交集的两个人,爆发的火花,但是这火花又有大部分是由于周围人的促使造成的。 有的时候,我们太不懂爱了,越大的阻力反而好像好像催化剂一样。 写女主角的少女时代,值得一看,这懵懂的感情很像...
荒山之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