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顧頡剛 曆史 自傳 迴憶錄 文化 傳記 書信、隨筆與迴憶作品 曆史學
发表于2024-06-27
走在曆史的路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收錄瞭顧頡剛為《古史辨》第一冊所定的序,曆述他求學的經過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和古史考證、辨僞及民俗學的因緣,從中不僅可以看齣他踏入學術界的心路曆程,而且他的治學方法也值得有誌於從事曆史研究的人來藉鑒。《孟薑女故事研究集》是這篇序言初稿中的一部分,現附其後,以呈現給讀者該序言的全貌。書中還收錄瞭《顧頡剛先生主要學術活動年錶》,以使讀者瞭解顧先生一生的學術活動。
顧頡剛(1893一1980)中國史學傢和曆史地理學傢。原名誦坤,字銘堅。江蘇蘇州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係。曆任廈門、中山、燕京、北京、雲南、齊魯、中央、復旦、蘭州等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山大學曆史語言研究所主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等職。早年收集民間歌謠,從事民俗學研究。1920年開始考辨古史傳說,至1923年,提齣“層纍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打破把古代視為“黃金時代”的觀念,在史學界引起瞭激烈的爭論。以後曾將自己和他人研討爭辨的文章,編為《古史辨》八冊(已齣版七冊)。1927年,創辦民俗學會和《民俗周刊》並編輯“民俗學會叢書”。以民俗資料印證古史傳說。後又進而考辨曆史地理,於1934年創辦《禹貢》半月刊,次年建立禹貢學會。推動瞭我國曆史地理學的研究,培養瞭一批曆史地理學的專門人纔。由於當時民族危機深重,逐漸側重邊疆地理研究,於1936年創立邊疆研究會,同時組織通俗讀物編刊社,主持編印鼓詞等麯調的讀物,宣傳抗日。抗戰時期,轉入內地,創辦中國邊疆學會,齣版《邊疆周刊》、並先後主編《責善》半月刊、《文史雜誌》。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和學術委員。生平著述極富,齣版有《秦漢的方士和儒生》(原名《漢代學術史略》)、《三皇考》、《史林雜識初編》、《中國曆史地圖集》、《孟薑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吳歌甲集》等。
古史辯(第一冊)自序之簡體橫排版,很多內容很是平實,催人奮進。不過話說迴來,顧頡剛也太自戀瞭,基本上沒一句裏麵都有“我”字齣現......
評分其實做任何一門學科都該這樣啊,猛然覺得XXX老師的考挺有意義的,就是轉化過程中講故事的方法不太好玩。 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受教瞭。
評分這篇自序,叫人看來感到很親切,似乎能夠理解大師的心緒;卻終難及其纔情,瞭之宏願。在史學架上找到它,還覺得有點奇怪;讀下來卻發現自己顛來倒去想過的幾個由史概引發的問題,泰鬥在這裏都給齣瞭自己的答案。
評分顧先生的著作,之前隻讀過劉玉纔老師推薦的《秦漢方士與儒生》,其見解之通達,文筆之生動,令人瞠目。震撼之深,有類於高中時讀《雅捨隨筆》,愈發感到原來單從《魯迅全集》注釋的一麵之詞認知民國文人學者之荒謬。本書是先生三十三歲時所寫的治學簡傳,更是汪洋恣肆展現瞭這位創立“古史辨”學派的猛人的旺盛的誌趣與博大的治學野心,這路類型的學者,大約隻在先秦、民國紮堆,八十年代算得迴光返照,然老三屆的根柢功力與畢竟與民國前輩相差太遠,查書後所附先生年錶“四歲讀四書”“7歲習五經”“23歲作《清代著述考》”,依然時時自謙,讀章學誠“橫通”之諷而“汗流浹背”,今人讀此寜不愧殺
評分我還記得,我讀顧頡剛先生的書,是在樓道裏。
1923年夏末秋初,国学大师顾颉刚前往河南新郑考察青铜器,借道咸阳。那天傍晚,顾先生一个人到郊外散步,正是夕阳西照时分,那条乡间土路让他大吃一惊——“随便用脚踢着,就可以拾得古代的瓦当”。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秦汉两朝都城的关系,陕西关中一带可以说是出土瓦当最多...
評分顾颉刚:《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0180524草就 知晓顾颉刚先生是在跨专业考研复习的时候,我第一次被他的“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所震撼,一种特别热血沸腾,好像掌握了科学上很牛X的一句专业名词。其实那时候真的是一知半解,光知道这...
評分顾颉刚:《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0180524草就 知晓顾颉刚先生是在跨专业考研复习的时候,我第一次被他的“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所震撼,一种特别热血沸腾,好像掌握了科学上很牛X的一句专业名词。其实那时候真的是一知半解,光知道这...
評分顾颉刚:《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0180524草就 知晓顾颉刚先生是在跨专业考研复习的时候,我第一次被他的“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所震撼,一种特别热血沸腾,好像掌握了科学上很牛X的一句专业名词。其实那时候真的是一知半解,光知道这...
評分1923年夏末秋初,国学大师顾颉刚前往河南新郑考察青铜器,借道咸阳。那天傍晚,顾先生一个人到郊外散步,正是夕阳西照时分,那条乡间土路让他大吃一惊——“随便用脚踢着,就可以拾得古代的瓦当”。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秦汉两朝都城的关系,陕西关中一带可以说是出土瓦当最多...
走在曆史的路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