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明史 明代的漕运 漕运 财政史 中国历史 京杭大运河
发表于2024-06-16
明代的漕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稿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论文,约19万字。全稿共分前言、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漕粮的运输、宫廷供应品的运输、征税与商业及劳役、结论、附件等部分,重点论述了明代对大运河的管理与大运河的功能,以及大运河对明帝国的影响。全书稿征引资料丰富,运用大量数据分析是其重要特点,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还在热衷于中国史进行宏观研究的时候。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等。
本书是黄仁宇1964年在密歇根大学的博士论文,也是他所有公开出版物中最早的一本,算是成名作和他明史研究的起点,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之后的著述风格和学术走向。本书从厘清漕运和京杭大运河的惯常混淆发端,从大运河的历史形成、地形地貌和行政管理机构等方面对明代漕运做了概述,之后分别在漕粮制度、漕军制度、货品类型、征税、商贸等一些重点方面进行分析,部分解答了作者一开始就提出的关于漕运的必要、与海运的对比、与明室兴衰的关系等问题。之所以是部分,一来是作者彼时彼地基础材料的相对匮乏,二来也到底是一家之言的局限,难有公论。整体上行文不枯燥,阐述不拖沓,读起来也比较有趣味。
评分黄先生错误颇多。且部分继承了中国史学家信口开河的毛病。
评分重新读完这本书,还是觉得这本比作者以后的书来的扎实。老实说,后面的书有点跑火车,大而无当。
评分漕運,是否和三峽一樣,費力不討好?
评分看得我眼冒金星……
当今国之铁路运输之于明代漕运有太多相似之处,拉动国家经济发展同时,也形成了庞大利益集团,亦是国家负担。明代庞大数量的河工,靠着运河维生,但在漕运萧条后,产生了严重社会隐患,明代政府可以通过循序渐觉的方式使冗余河工转行改业,漕运大小官吏分流他处,即便这样牵涉...
评分可惜中国学者普遍缺乏。包括这本书的书评,竟敢说漕运之不废,乃"百万劳工衣食所系",这不可笑,这个观点引自网络穿越小说,这才可笑。 但凡稍微认真看过这书的人,都该记的,劳工是官方征用,并无报酬,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何必花时间看这种书,又何必写书评。
评分不如想像的好,论证有些大而无当。 看完明白了漕河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的,水位高于长江,需要穿过黄河,需要克服若干湖泊的波浪。 但没有完全明白,为啥要漕运,除了给北京送贡品以外,还有许多的运输,这些运输和漕运啥关系? 模糊的感觉到,明代的统治是很简单的,大部分地区只...
评分非历史专业人士,读完。 业余人士是无法想象,对于五六百年前的漕运体系,可以研究到这个地步,并且得出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必定是阅读了巨量的相关材料,并运用了很多研究方法才能如此。 书中一般是先列观点,再摆论据,有些论据部分看得实在头昏,数据很多很多,这部分未必有...
评分可惜中国学者普遍缺乏。包括这本书的书评,竟敢说漕运之不废,乃"百万劳工衣食所系",这不可笑,这个观点引自网络穿越小说,这才可笑。 但凡稍微认真看过这书的人,都该记的,劳工是官方征用,并无报酬,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何必花时间看这种书,又何必写书评。
明代的漕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