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建築 梁思成 中國建築史 建築史 曆史 中國 藝術 林徽因
发表于2025-03-20
中國建築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建築史》一書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完成的,它無疑也是當時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運動的曆史産物。自1939年起擔任中央博物院建築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的梁思成,從42年開始著手編寫中國建築史,兩年後完成。這是我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比較完善、係統的中國建築史,它的完成也實現瞭梁先生從20年代留美學習時就立下的夙願———“《中國建築史》要由中國人來寫”。當時就讀於賓大建築係的梁思成,看到“歐洲各國對本國的古建築已有係統的整理和研究,並寫齣本國的建築史。唯獨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古國,卻沒有自己的建築史”。而日本學術界的許多知名學者也已著手研究中國建築史,並取得瞭一定的成果。民族的自大與自卑,皆源自對本民族曆史文化的無知。無知必然導緻盲目,而盲目反過來又閉塞瞭人們瞭解本國曆史的視聽,從而進一步滋生無知。因此,隻有對本民族的過去有瞭深刻的瞭解,纔能站在比較客觀的立場上,産生深沉的民族自尊和自強。而建築作為曆史文化的記錄和見證,忠實地反映瞭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與文化。研究建築的發展史,無疑可以明白無誤地觸摸到民族曆史的脈搏。《中國建築史》正是通過客觀深刻的分析和闡述,使國人得以瞭解自己民族的過去,從而避免盲目的自卑或無端的自大,並塑造齣堅實深厚的民族自尊。 客觀的分析和闡述,源自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指導思想。梁思成不愧是“第一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學者”,他對中國建築有著十分獨到的理解和認識。梁先生生動地將構件、裝飾和建築單體稱作建築上的“詞匯”,對應地將構件之間、構件和它們的加工處理、以及建築單體之間的處理方法和相互關係稱為建築上的“文法”。為瞭鑽研這種“詞匯”、“文法”體係,梁思成以曾在清宮營造過的老工匠為師,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為課本,以北京故宮為研究標本,同時對照大量現存實物,先將清代建築營造方法及其則例弄通;在此基礎上,將宋《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這兩部“文法課本”互相比較,再通過實測宋、遼、金實物,互相印證。並以此為基礎,由近及遠,研究宋以前的古代建築。
梁思成(1901-1972),中國建築史學傢,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傢,一生緻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産。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2007.11 閱
評分某人的兒子啊~~ 把奈良保下來瞭。其實過個幾百年,那些戰爭啊,民族啊,哪有曆史和文化重要。
評分梁思成以大木結構為綱,又兼之以佛塔等多條隱綫串聯起整個中國建築史。兩漢往前渺不可考,隻能依靠部分曆史記載。全書按朝代寫,每章分為三個版塊。第一版塊考以古籍寫齣整體的建築活動,寫建築興衰不覺間勾勒齣朝代演替盛世衰年,多有興亡之嘆。第二版塊為各朝實物,第三版塊則是各朝建築特徵分析,先談殿宇、佛塔等整個建築之變,再談階基、鬥拱等細部之變。最後寫到清朝,不再拘泥於單個建築,而側重整體布局。此書不單隻是建築之史,更是渺遠曆史的一管窺,是為曆史洪流中的孑孑遺存所做的一部列傳。
評分帶大量照片的
評分應該是很經典,但是要是再白話一點,讀起來就不那麼費勁瞭
为辅助这本书的学习,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参考资料。中国建筑史,可以有很多切入点。但如果从建筑学本身来分析而不是简要的介绍,建筑的结构研究的确是最为重要无法回避的部分。这是一本很技术的书,作者的着眼点即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神奇的木构建筑之斗拱。术语则应用了很多...
評分【梁著《中国建筑史》:一代学人复兴传统之努力,真知灼见远超时代】 1948年冬天,北平已被解放军包围。一天,一位解放军干部敲开了梁思成在清华园寓所的大门,说明来意: 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城里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
評分作为一个非建筑专业的工程师,说实话,我并没有完全看懂梁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主要的问题是里面的建筑专业术语不太懂。比如,藻井、阶基等术语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才慢慢懂得的。而元明清部分也只是草草翻过,主要原因是无法完全区分各个时期的建筑。我想,只有对整个历史有...
評分书上列举的所有建筑,我知道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全部看遍的了,不过古建筑比较扎堆的一些地方,像山西的五台、大同,北京,西安,河北正定等等,一定要去的。去的时候带上先生的这本书,然后在古建筑里面对着书上讲的看上一天。这些古建筑的所有特征,书上基本全部讲的清清楚楚...
評分中國建築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