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16
中国哲学小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作出的努力功不可殁。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向的一部作品。通过接纳和吸收西方哲学的模式和方法,冯友兰从形而上学、人生哲学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切入,系统研究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和名家等先秦诸子,以及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熹、王阳明等宋明道学家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视做中国哲学传承和发展的主流加以梳理、阐释。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土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著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等。
为什么宋儒大多都是从佛教转去儒教的呢?这些人真的是遍读经典之后仍然无以解惑才改投儒门的么?佛和儒之于他们真的算是信仰吗?
评分还是庄子的思想最合我意。主张绝对自由绝对平等。政治社会的规约都是桎梏人类的枷锁。创造它们的先哲或许初衷是好的,却在无形之中抹杀了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越来越走上平凡人的道路。老庄的无为而治真让人向往
评分我看不懂啊!
评分冯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墨、道、儒的关系阐述地如水般清晰,分类清晰、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充满着理性的光辉。尤其对最后一篇关于“孝”和“家族观念”的论述尤为精彩,我认为揭开了中国文化的本质,有时间写一篇读后感。不管哪一个文化宗教,其产生本质上都源于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因此人总需要一种方式让自己“得救”,因此基督教信人死后前往极乐世界、佛教信轮回、伊斯兰教信安拉,而中国传统哲学则信祖宗崇拜。祖宗崇拜是最务实和坦诚的方式,首先它不用虚假的永生来麻痹自己,其次,它在肉体和精神上却都是自洽的——一个人的死并不是停止,他的子孙在肉体上是他生命的延续,在精神上是他生命的寄托,而这如此务实以致没有迷信的成分,使人从人生的短暂性中“得救”,得到对人生彼岸的真情实感。
评分还是庄子的思想最合我意。主张绝对自由绝对平等。政治社会的规约都是桎梏人类的枷锁。创造它们的先哲或许初衷是好的,却在无形之中抹杀了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越来越走上平凡人的道路。老庄的无为而治真让人向往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小史,又断断续续地思考,却总...
评分乘着夜色归来,身体疲惫,内心充实。刚刚读完《中国哲学小史》内心通畅释然。一个月前就借来了这本书,迟迟未读,这两天一口气就看完了。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会看不下去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而今读完后觉得很棒,自己的阅读领域也有所拓展。19岁生日这天,我收获的不是什么花哨...
评分乘着夜色归来,身体疲惫,内心充实。刚刚读完《中国哲学小史》内心通畅释然。一个月前就借来了这本书,迟迟未读,这两天一口气就看完了。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会看不下去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而今读完后觉得很棒,自己的阅读领域也有所拓展。19岁生日这天,我收获的不是什么花哨...
评分本人古文学得不好,前面的诸子学说很多都是引经据典,而汉语解释不够多,估计写的年代原因吧,我读起来还是很吃力的。虽然大概能明白每一节的主体意思。 中国哲学实乃博大精深,本书把上古的子学和中古的经学都做了简要介绍,让人能对中国哲学有个框架的认识。 书中的附录部分...
评分乘着夜色归来,身体疲惫,内心充实。刚刚读完《中国哲学小史》内心通畅释然。一个月前就借来了这本书,迟迟未读,这两天一口气就看完了。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会看不下去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而今读完后觉得很棒,自己的阅读领域也有所拓展。19岁生日这天,我收获的不是什么花哨...
中国哲学小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