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伯格曼 电影 传记 自传 瑞典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电影馆
发表于2024-06-14
魔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英格玛·伯格曼的这本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
伯格曼在书中通过真诚的笔调叙述,让读者走进了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世界。伯格曼一生的经历: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这一切都源于孩堤时代的一套玩具:一盏魔灯。而这又正是本书的标题。
正如伯格曼自己的电影作品,这本书是现实、记忆和梦幻的组合,也是一个电影时代的记录,今天的伯格曼已名满天下,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的电影所记录的人类情感则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回味、去思考。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他在戏剧、电影乃至文学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曾于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为其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则是他从影后拍摄的那些伟大的电影,如《第七封印》、《处女泉》、《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穿过黑暗的玻璃》、《芬妮与亚历山大》等。
他的电影多次获得各种电影节大奖,并获得3次6项奥斯卡金奖。英格玛·伯格曼与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代表了19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赵的最高峰。
伯格曼以他那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至今仍深深影响着瑞典和世界影坛。
译者刘森尧,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著有《电影生活》、《导演与电影》,译有《电影艺术面面观》、《电影表演与艺术》、《布努艾尔自传》等。
今天去吃一面入魂,结果等了两个小时。结果在店门口把这本书给翻完了。伯格曼如此毫不掩饰把自己一生的故事如电影般穿插剪接讲给你听,诚意啊。
评分完全忘了。依稀记得瑞典ZF也会乱抓人,略震惊。
评分每每读这种赤裸的文字,总感觉惶恐,就似窥探了对方的灵魂。但这也许正是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根本,就在于他敢让灵魂深处的恶魔跑出来,主宰自己的人生,最不齐也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我们只能把恶魔牢牢关在自己画的牢里,渡着平庸惨淡的人生。
评分顶级导演的自传都惊人的优美、深刻、动人。费里尼,波兰斯基,更不用说伯格曼。黑泽明蛤蟆的油倒是稍逊了些。
评分完全忘了。依稀记得瑞典ZF也会乱抓人,略震惊。
很多年前,有个朋友让我去读一本书,说那书写得好。那本书就是 英格玛·伯格曼 的自传《 魔灯 》。我去西四的电影书店买了一本,读了,然后,开始寻找伯格曼的电影来看。在此之前,我曾经读过一些伯格曼的电影剧本,知道那些电影大概在说些什么,但是文字的力量有时候真的抵不...
评分《魔灯》 让我认识了伯格曼,这是不同于光影和镜头叙述的另一个角度。回忆和文字的缓缓流淌也会具有一种直接的力量。 如今,英格玛·伯格曼刚刚离开人世。 虽然我看不懂《第七封印》,虽然我没有看过《喊叫与耳语》,没有看过《假面》,也没有看过《野草莓》,仅仅他的文字,...
评分亲爱的先生, 您不认识我。 但是,就象您的电影为世界上那么多不同种族与地域的人们所热爱的那样,既然我们都是这个星球的的同一类生物,拥有相同的感情--爱,恨,怀疑,对人性善与恶的困惑,以及生命本身的思索,就把看上去如此窘异的我们连在了一起。而且这种只会起源于人类...
评分最近在看伯格曼的《魔灯》,临睡前看半个小时,手不忍释卷,常常超时。拿起来不愿意放下的书,但是一时半会仍不能完全消化好。书是前年买来的,又一次验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我以为忘了,再看时知道,是没有读过。 没有一个想得起来的细节,只有那些照片,相识。因为我笔趣阁...
评分看完他的自传越发觉得伯格曼的心好狠……好冷酷。可惜,他又有点矛盾的善良,这种蹩脚的善良躲在暗处不轻易示人,她们像灰紫红色的影子一般从神圣的天庭飘来,不食半点人间烟火。 唉,虽然这么说伯格曼老先生,但是,看完他的那些电影……就只能再次叹气:唉!罢也!他是个有大...
魔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