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亨利·米勒 外国文学 小说 美国文学 美国 北回归线 文学 自传三部曲
发表于2024-06-20
北回归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我的书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自我拯救的。 ——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其早期作品首先在法国出版,1944年盟军来到巴黎后发现了米勒的作品,遂争相传阅,并偷偷带回英美等国,米勒顿时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地下”作家。直到20世纪60年代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书“不足以引起性欲”,《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解禁。
★ 亨利•米勒——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 旅居巴黎的变形生活 遭禁二十多年的自传体启示录
★ 精神世界的诅咒“散文诗” 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
★ 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在巴黎的孤独吟唱
★ 荒诞人生观、虚无主义思想、离经叛道、凤凰涅槃的完美文本呈现
★ 入围《时代周刊》“1923——2005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 入列《1001本死前必读之书》
★ 入围美国现代图书馆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 入围《卫报》2009年“1000部大众必读小说”
★ 入围Esquire杂志2011年“75本大众必读之书”
《北回归线》是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描写了米勒同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旅居巴黎的生活经历,同时通过对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的内在精神世界,诘问了在这个杂乱无序、肮脏的世界生存的意义。该书出版后吸引了众多读者,19 61年在美国解禁后更是成为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深刻影响了二战后的欧美文坛。
————————————————————————————————
一本十分卓越的书……一部相当辉煌的作品……在洞察力的深度上,当然也在实际的创作上,都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好得多。
——T. S. 艾略特
大概是一个人可以从中求得快感的唯一一本书。
——埃兹拉•庞德
亨利•米勒的小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成形的人物,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象。
——冯唐
我从来没有读过像亨利•米勒这样的作家。他的身上有惠特曼、老子的影子……
——詹姆斯•弗雷
这个时代或任何时代最出众、最具原创力的作家之一。
——《星期六评论》
使米勒在现代作家中鹤立鸡群的,是他毫不含糊地把审美功用和预言功用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赫伯特•里德
米勒是现代作家中能让读者感动落泪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仅仅是出于他个人的情感压力。
——罗伯特•奈
米勒完全掌控了对人性的解读,他因描写性欲横流、杂乱无章的世界而感到快乐。
——《卫报》
今日之美国文学以他(米勒)所做之事的意义而开始,也以此而告终结。
——劳伦斯•达雷尔
现代写作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
——塞缪尔•贝克特
我们这个世纪十或二十部伟大的小说之一,其在意识领域的革新足以媲美《太阳照常升起》。
——诺曼•梅勒
读《北回归线》而洞察人类之无助、人生之悲怆者,智者也;不细察个中原委,惺惺作态,混淆艺术与人生,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者,庸人也。
——译者 袁洪庚
亨利•米勒(1891—1980)
美国“垮掉派”代表作家。生于纽约曼哈顿,一岁时随父母搬入布鲁克林,1909年进入纽约市立学院学习,因不满墨守成规的校园生活,两个月后即辍学。年轻时从事过多种职业,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其文风大胆深刻,通过大量的性描写以及对人性的揭露,赤裸裸地呈现了腐化、破碎的现代西方世界。1957年入选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
代表作有《北回归线》(1934)、《黑色的春天》(1936)、《南回归线》(1939)、《殉色之旅》(1949)、《情殇之网》(1953)和《春梦之结》(1960)等,其中两部“回归线小说”在英语国家长期遭禁,直到1961年《北回归线》才在美国出版。
渴望疯癫的人应该会给五星 厌恶疯癫的人应该会给一星 真正平庸的人应该会给三星 矛盾的废物比如我不想打星
评分绝作。哪个人若是妄图复制一言半句,都是不可能的事。独特的行文方式只属于这个叫亨利·米勒的家伙。过了三分之一我才开始捉摸透这种行文方式,然后力量开始爆发开来,意象就像轰炸机机一样向着大脑作象源源不断地轰炸,整个看完就像病了一场。而且米勒写起小说来的旺盛精力跟陀思妥耶夫斯基真是有得一拼,让人惊咋又畏惧。
评分一个猜火车式的结尾,米勒果然和塞利纳文风接近,癫狂,污秽,无聊,恶毒,每个人物着了魔似的在岁月的尸首上纵欲起舞,生活混沌错乱如明日将死,世界一如巨大的兽穴、停尸房、无法摆脱的厄运。“我”自始至终都处于颠沛流离的困顿,“家”的概念未曾建筑也不会出现,周而复始的被围困在茫然不知所措中。大约只有牲口般的韧性(并意识到人生就是这样毫无指望的)才能如释重负的活下去吧(也是我打定的主意了)
评分阅读过程中不断想起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在异乡漂泊的落寞则在《万有引力之虹》里也能找到投影。正如鲁尔福之于马尔克斯,米勒则通过混沌的超现实写作风格,启发了包括品钦在内的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万有引力之虹》仿佛是取材自《北回归线》的一次填充扩展,就像《佩德罗·巴拉莫》孕育了《百年孤独》。故事内容与叙述对象基本都萦绕在北半球,也算是牵强的巧合吧。作品里充满了对热寂末世论的绝望,具体表现为无处不在的性宣泄、性交易、性疾病。而对故乡美国的深深缅怀,则将其直接化身为神圣端庄的妻子,但却有再难相见的痛楚。随处可见激烈乃至扭曲的超现实描述,这或许又与米勒喜爱绘画有关,作品里不乏超现实画作般的经典桥段,投射在读者的脑海里。罪恶、混沌、绝望,这本书与《万有引力之虹》如此相像,以致迟迟难以下笔。
评分很炸裂的一本书!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段都可以读下去,反正中心思想无非“我没有钱,我想喝酒,操你妈的巴黎,操你妈的全世界,所有人都是傻逼,我就是傻逼头子,哦呵呵呵全人类,来,我们一起操逼操到天亮操到死”。
现代人就像一只蜜蜂,在被肢解了以后仍旧继续吮吸果酱,好像失去腹部并不紧要。就是对这种事实的一些感悟,使得像《北回归线》那样的书(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还有更多这样的书出现)产生了出来。 《北回归线》是一部小说,或者不如说是一段自传,写的是住在巴黎的美国人——...
评分1 尊崇传统价值和古典文学——特别是玄学诗的大诗人T.S.艾略特,中年时期改宗英国国教,而且是最保守的高蹈教派,这意味着他的思想完全倒向唯灵主义。因而与他同时代的两位揭示肉体意志和性道德的小说家D.H.劳伦斯和亨利•米勒在立场上就与他明显格格不入。但是对这两位小说...
评分最初听说此书,提及者兴奋异常,像描述新大陆一样,奈何中文版断货,买了本英文来看——迅速发现水平不够,读着读着就不知所云了。只好转投中文电子版。最近重拾英文版,比照之下发现人大版的翻译总体而言趋于求稳,有些意思模糊婉转的地方他也译得很模糊,估计是力求中文看上...
评分1980年,我出生的那年,亨利·米勒死了,89岁,也算高寿。 差不多又过了十几二十年,我读到了一本名叫《北回归线》的书,简简单单一个开头断断续续差不多看了半年,没耐心,看不进去,就像现在看的这本《空调噩梦》一般,这就像跑步一样,总有一段很让人自我斗争...
北回归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