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托尔斯泰 外国文学 哲学 回忆录 俄罗斯 思想 文学 传记
发表于2024-06-16
托尔斯泰忏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家、改革家,最有影响的道德思想家。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贵族,而在他的晚年却很不成功地试图过一种穷苦农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于声色,而最终却成为一个彻底的清教徒。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是我们息息相通的兄长,也带有现世的共同特点,只是比我们更有自知之明,更富有人情味,思想更缜密,目光更清晰,感情更奔放。这位天才道德家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都在努力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歇,从不崛起,从不让艺术流于形式。
「超值附赠」托尔斯泰生平简表
了解更多托尔斯泰事迹,欢迎购买本书阅读
〔俄〕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 толстого(1828.09-1910.11)
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不幸丧父丧母。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发表处女座《童年》。
1855年11月进入彼得堡文学界,受到作家们的热情欢迎。
1863-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问世以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1873-1877年,经过12次修改,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技艺炉火纯青。
1879年,因无法长期忍受理想与现实的背离,突发精神危机,撰文记录自己精神探索过程,取名《忏悔录》。从此远离贵族生活,衣食简朴,亲自从事体力劳动。
1889-1899年,完成长篇小说《复活》,深刻、全面、有力地批判俄国社会。
1910年,为寻求精神自由离家出走,后病逝于小车站,享年82岁。
我很震撼,那个完美的梦。
评分圣托尔斯泰。人也不得说,‘看那,在这里’;‘看那,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
评分对于生命真谛的见解,以为能够拨迷雾,慢慢剖析,到后面还是虚无。
评分对于生命真谛的见解,以为能够拨迷雾,慢慢剖析,到后面还是虚无。
评分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也许我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也可以写一本这样的书。告诉别人在苍茫的岁月中,我是如何成为我的。其实所有人都应该去看看,一个人是如何诚实的面对自我,面对生命中的困惑,并试图从各种渠道找到解决的方式。
【按语: 参加了衡山路教堂的晚礼拜,有点喜欢这种模式:晚间的礼拜总是比较静谧而安详的,而且教会确实将一种平安和灵魂自洁的意识放在心中,但有点惴惴,害怕这种卷入:一人的时候,敢于勇敢设想埋身于皑皑雪山或茫茫的碧海蓝天之中的唯美;但卷入教会的共同体意识会导致强烈...
评分阅读版本:列夫•托尔斯泰著 马睿汉译《忏悔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一章5:我的宗教热情日渐减退的过程和大多数同样背景的人差不多,时代进步了,这一过程却基本没有变化。在我看来,绝大多数情况大致如下:每个人经历的生活没有区别,但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原则却不仅与教...
评分听说《忏悔录》的时候,大概是上高中的时候,有时候是卢梭,有时候是托尔斯泰,从没搞清楚到底是谁写的,后来知道一共有三大忏悔录,除了前述两位外,还有一位叫奥古斯都,这哥们儿可能不如前两位名气大。相信世上有无数人写过忏悔录,甚至有些人每天都在忏悔,之所以叫“三大...
评分“人生是一汪清泉,与一片泥潭。我更愿意被自己骗到深不可测的泥潭,要搅闹其中。不是因为我多么有勇气,而是因为我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自己。” ——@久而光照 因为不甘平凡的性格,让我在不断地寻找生命的意义。结果却是让人震惊的,因为所有的参考材料指向了同一个...
托尔斯泰忏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