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斯科特 人類學 經濟學 道義經濟 農民 東南亞 社會運動
发表于2024-06-22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是美國著名學者、耶魯大學教授詹姆斯·C. 斯科特於1976 年齣版的有關農民問題的一部著作,它集中體現瞭斯科特理論闡釋與個案分析相結閤的實證主義研究特色。
作者在書中指齣,在“安全第一”的生存倫理下,農民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較低的風險分配與較高的生存保障。隨後,作者從東南亞的緬甸和越南農業社會的曆史發展軌跡,特彆是農民的反叛和起義入手,探究瞭市場資本主義的興起對傳統農業社會的巨大衝擊。作者據此認為,貧睏本身並不是農民反叛的原因,農業商品化和官僚國傢的發展所催生的租佃和稅收製度,侵犯瞭農民生存的倫理道德和社會公正感,纔迫使農民奮起反抗。
這是一部真正從農民的角度齣發,更為現實地考察農民生存和反叛問題的力作,它對研究亞洲乃至世界其它國傢的農民問題,都有著極為現實的藉鑒意義。
耶魯大學政治科學和人類學斯特林教授、農業研究計劃主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其研究興趣包括政治經濟學、無政府主義、意識形態、農民政治學、革命、東南亞和階級關係等。主要著作包括《馬來西亞的政治意識形態》(1968)、《比較政治腐敗》(1972)、《農民的道義經濟學》(1976)、《弱者的武器》(1986)、《統治與抵抗的藝術》(1992)等。
沒有讀到特彆經典的句子,大概是看得不認真吧。不過有個粗略的印象,還是能在事實中找到根據的。中國尤其如此,我們的農民太會忍耐,我們的人民,太好控製瞭
評分最後還好沒有對斯科特産生過分的偏見,至少還是個有堅持的學者啊。
評分高頻徵引經典,成書較早,理論思路主要來自彼得·布勞、E·P·湯普森,也有霍布斯鮑姆影子。與大陸農村革命亦多可比照。寫譯後記的人自戀傾嚮嚴重,但一些基本英語短語和基本社科專名頻頻齣錯。所有徵引齣處都譯成中文,卻刪除原文文獻目錄,讀者無從對照,很想抓人來打。
評分以前還想參考,現在讀過就好!關於下緬甸的事情!
評分一定不能忽視其前工業化的背景,要不然就會過度指責。農民不起義和工人不罷工,是兩個非常相似,但很少放在一起考慮的問題。也隻有在“填飽肚子”這個話題上,二者能達成空前的一緻。問題是,飽瞭之後呢?
一、本书的论点、论据和主要内容 作者把生存伦理(生存伦理是生活在边缘地带的结果[1])置于农民活动的中心,主要论点是:传统乡村的农民有自己的生存伦理,相关的社会安排和经济安排是从生存伦理出发而构建的,这些也构成了传统农民的有关社会公正的道德价值观念。书中的主要...
評分光阴荏苒。转瞬间,案头摆上来自大洋彼岸的本书英文版的复印件,快满十个月光景了。此时此刻的心情,大概如同怀胎十月的待产妇期待婴儿啼哭般的兴奋与急切。老实说,完成这部译稿后盼望其早日付梓面世的心情,比以往同类情境下的同样心情要迫切得多。大半年来艰辛忙碌的结果,...
評分最近还算状态比较好的看完了詹姆斯·斯科特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农民的生存与反叛》,记忆中,已经想不起有几次要拿起这本书,要精读一下这本书。在没有自己阅读之前,只是不确定地得知真书中大量描绘了东南亚农村社区的互惠网络、农民的反抗、农民的道义经济观等。但是当自...
評分生活在生存线上下的农民的规避风险的耕种行为在经济学上是可理解,风险规避者就会选择风险小收益低的耕种方式。但是,这里面确实是有矛盾的,因为农民的耕种行为是生产行为,经济学一般假设生产者是风险中性或者风险偏好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基于这样的假设。那么,问题来了...
評分農民的道義經濟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