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哈扎尔辞典 小说 外国文学 塞尔维亚 帕维奇 文学 虚构 经典
发表于2024-06-18
哈扎尔辞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哈扎尔辞典》开创了词典小说的先河,于1984年问世。当年即获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这部小说的内容纷繁复杂、古代与现代,幻想与现实,梦与非梦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时空倒溯,人鬼转换,似真非真,似假非假,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被公认为一部奇书,现已译成世界上二十四种文字。
米洛拉德•帕维奇(1929-2009)
塞尔维亚作家,文艺学家,哲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院院士,全欧文化学会和全欧科学与艺术家协会成员。曾被美国、欧洲和巴西的学者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代表作《哈扎尔辞典》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铁幕》(1973)、《圣马克的马》(1976)、《青铜器》(1979)、《俄罗斯猎犬》(1979)、《贝尔格莱德故事新编》(1981)、《翻过来的手套》(1989);诗歌散文集《最后时刻的灵魂谷》(1982);长篇小说《哈扎尔辞典》(1984年获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用茶水画成的风景画》(1988年获南斯拉夫最佳作品奖)、《风的内侧,又名海洛和利安德尔的小说》(1991)。 近作有剧本《永恒之后的一天》(1993)、长篇小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1995)、短篇小说《鱼鳞帽——艳史》(1996)。
看过两遍,在看第三遍中。
评分这本书 简直可以作为我评判小说的标准了。叙事手法 人称变换 意象 迷惑性 不确定性 物化 神化 虚化 陌生化……它聚集了一切吸引我的特质 如果说其中的意象让我想起一本书 那也只能是 修道院纪事了。源头却是来自于阿拉伯那一千零一个夜晚 当湛蓝的星星跌落入湖泊的眼里。新夏娃在语言与感官的刺激上超越了它 想象力上二者平分秋色 然而叙事手法 篇章结构上新夏娃便被它落下一大截了。我热爱这本书中对于时间的理解 无论是阿捷赫公主在镜中见到未来的自己而死 或是博朗科维奇的三次死亡。最迷人的自然要数捕梦者了。像阅读星辰一样打捞梦境。读一读这样的句子:“他那巨大无比的身躯王国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上毁灭或再生,一如他的灵魂先移转给他的子孙,又在他们临终之际返还给他。只需像预言家那样轻轻摩挲阳性手指和阴性手指,只要在这两个手指后面建起
评分奇书!奇书!奇书!
评分说实话,读了五十页就弃书了,实在把握不住它想说什么,大家把这本书哄抬到几乎无与伦比的高度,我想只是因为确实很巧妙的结构和刻意营造的噱头,也许书的主体我没读的部分近乎完美,或者全书透着那股暗喻的味道巧妙而形象,摊手,我理解不来,可能是因为大环境与我的生活差距太大吧,毕竟韩少功的马桥辞典我看的非常high,而且在我看来,相差无几的阳面与阴面纯粹就是噱头,毫无意义
评分“私は長い時間をかけて放尿した。” —— バタイユ
写作、梦境与上帝 引言: 《哈扎尔辞典》是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出版于1984年的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奠定了帕维奇在世界文坛的大师级地位。小说用辞典体描述了哈扎尔民族扑朔迷离的传说,被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康弗评为“一部包罗万象的、饶有趣味的小说...
评分《哈扎尔辞典》的故事按照时间线回溯,最初始于创世纪,主角是上帝和魔鬼。 上帝的语言是动词,即“逻各斯、法律、规则、操行以及具体行为的保证”,这一切的发生均先于世界的创造;名词则是在这个世界之后创造出来的,旨在指称世界的万物。所以辞典中说“我们的语言有两种属...
评分大概是1996年,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一次在报上读到一则新闻,大意如下,著名作家韩少功的新作《马桥词典》被指抄袭一位南斯拉夫作家的小说《哈扎尔辞典》。这条新闻一直存在于我脑海中未忘却,直至今年,我终于有幸领略了卷入文字官司的两部大作的风采。 王尧院长曾说,...
评分 评分春节的时候我很无聊,竟然一次也没有打开电视,即便打开,也是为了敷衍自封为我长了眼睛的尾巴的女儿,有一种说法,创世主看重的是你的意愿,而不是你的举止,所以,我竟然一次也没有打开电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提着一口袋烟花鞭炮,拢着羽绒服的领子扣着帽子赶到两群珠...
哈扎尔辞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