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傳媒 文化 傳播學 娛樂至死 社會 美國 社會學 媒介
发表于2024-06-14
娛樂至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娛樂至死》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瞭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錶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錶達方式是娛樂。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齣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瞭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尼爾・波茲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傢,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在紐約大學首創瞭媒體生態學專業。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傳播係的係主任。2003年10月波茲曼去世後,美國各大媒體發錶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波茲曼齣版過20餘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技術壟斷》、《教學:一種顛覆性的活動》(閤作者:查爾斯・韋恩加特納)、《教學:一種保存性的活動》、《誠心誠意的反對》、《瘋狂的談話,愚蠢的談話》、《如何看電視》、《建造通嚮18世紀的橋梁:過去怎樣改變未來》。其中《娛樂至死》和《童年消逝》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齣版。
#恒閱# 這本書不僅僅是談的電視和媒體,也是在講認知論。信息傳達的方式必然會影響所傳達信息的內容,也會影響受眾的接收和思維。嚴肅而深入的思考不應該介入充滿娛樂色彩的大眾媒體,否則將會把思考變成一種娛樂而使之無法深入。而這個觀點不禁讓我想到:最後消解一切主義的,恰恰是消費主義和娛樂主義。
評分不幸被奧威爾和赫胥黎同時說中...
評分#恒閱# 這本書不僅僅是談的電視和媒體,也是在講認知論。信息傳達的方式必然會影響所傳達信息的內容,也會影響受眾的接收和思維。嚴肅而深入的思考不應該介入充滿娛樂色彩的大眾媒體,否則將會把思考變成一種娛樂而使之無法深入。而這個觀點不禁讓我想到:最後消解一切主義的,恰恰是消費主義和娛樂主義。
評分這本書從頭到尾在講娛樂、電視使人變得淺薄,甚至不如150年前的美國人思想深刻。事實上他的價值觀是基於閱讀讓人「深刻」,而娛樂讓人「淺薄」,而「深刻」在道德上是優於「淺薄」的。據此他批判瞭「淺薄」剝奪瞭人的是非判斷能力,因而更加容易被奴役,所以失去自由。但我認爲娛樂和變得淺薄也是個人選擇,是不可剝奪的自由,事實上這本書打著自由的旗號對自由意誌進行瞭全麵的攻擊。人們低俗、淺薄、愚蠢的自由是最容易被道德優越者攻擊的。
評分五分之一,棄。讀起來很像一個衣冠楚楚眉頭緊蹙正襟危座的人在鬍說八道。
【题记】 在《娱乐至死》的最后,波茨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波茨曼还说,奥威尔的预言并未成真,我们反倒是离赫胥黎的预言越来越接近。波茨曼是以美国的媒介环境为研究样...
評分不知道大家上不上校内,本人是很早就开始了~ 眼看校内上同学们分享内容随时间流逝,完美地印证了尼尔·波兹曼 的观点~ 最开始,大家分享最多的是美文,对应书中铅字印刷时代,那时候大家理性居多,分享文章主要是对自己及他人有用。校内签名也多为名言警句之类的~ 其后,图片占...
評分赫胥黎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赫胥黎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本书的前言如是说。当然在本国,我们依然要警惕奥威尔的预言,某某部...
評分在当下这个媒体时代,娱乐已经成为一种霸权。娱乐不仅是躯体的欲望,也是一种精神表演。娱乐是一种表面化的生活方式,与灵魂相隔,与梦想无关,更无法解决精神困境的种种问题。娱乐是乌合之众制造的文化假相。在物欲的积压和时尚的追逐下,娱乐无疑是一种商业阴谋。在商业竞...
評分去年马东带着《奇葩说》独立出来的时候,他说创业前又读了一遍《娱乐至死》。有趣呀,读过批判娱乐的书之后,做出了当代娱乐的最高点。 受他启发,上个月又拿了《娱乐至死》来看,上次读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在经历了电脑、微博、微信乃至直播的更迭之后再看,倍感经典。 美...
娛樂至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