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余英时 思想史 清代学术 学术史 戴震 章学诚 思想和学术 历史
发表于2024-06-14
论戴震与章学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增订版)》讲述了戴震与章学诚是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上两大高峰,他们的出现,在作者看来代表了清代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是儒家学术思想由“尊德性”向“道问学”这一学术转向的表征与逻辑结果。作者从戴震与章学诚的学术关系入手,细致地分析了清代儒学从理学转入考证并进而出现戴、章二大家的内因。
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基本的写作套路:扣帽子。像什么刺猬狐狸,智识主义反智识主义,内在理路外在理路,终于把二元对立的结构架了起来。但总感觉是在隔靴搔痒,说得不真切。
评分迷你陈寅恪,与钱穆尊德性相比,是道问学。
评分這是余先生的作品裡面我比較喜歡的
评分余英时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作品,他听从钱穆的劝告,在七十年代转而研究具体的思想史个案,这部书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这部书中,他主要探讨了章学诚与戴震的思想发展,以及用伯林的刺猬与狐狸之说,诠释了章学诚是如何坚持义理批评经学考证,而戴震则采取了佯装考据,却暗中讲究义理的行为。这种解释是非常新鲜而且有效的。在外篇中,余英时提出从宋明理学的内在理路来讲解释清代考据学转向,认为宋明理学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最后归结到经典问题,因此考据学是宋明理学内在发展的逻辑结果。这些解释,在七十年代还是挺新鲜,至少已经超越了钱穆三十年代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清代考据学以义理学为核心的看法,提出清代考据学是知识学的发展。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余英时与钱穆思想的承接与转变关系。
评分太痛快了!
《论戴震与章学诚》是余英时由汉代研究向学术思想史研究进发的转型之作。乾嘉时期双峰并峙的戴震与章学诚是此书的主角,为了勾勒出两人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对峙局面,余英时运用的思想史手法恰如太史公所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他一方面结合十八世...
评分还剩了一点点没读完,而且断断续续地读的。 余英时是我很佩服的一个学者,然我于是书则不大感冒滴。。。 首先,戴震与章学诚的联系,真有他叙述的那么大? 其次,他在一个引文中提及“已(疑当作以)前”,其实他不知道以和已二字古音同,可以通假的,《汉书》中即有二字通假...
评分大部分人觉得好,只是因为他们看懂了余英时摆在台面上那些假设的线索与叙述,并止步于此。他们并不去试图了解作者的意图与撺掇史料的方法,因为这些隐藏着的,不仅拙劣,更气象狭隘。 虽然余英时厌恶六七十年代大陆盛行的意见先行式的史学做法,然而在那个时代里,他却未能免俗...
论戴震与章学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