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7-25
在约定的场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是《地下》的续集,亦为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实录。继采访东京沙林毒气事件被害者之后,作者又于1997年对多名奥姆真理教原信徒进行采访,了解邪教组织的内部情况和信徒的精神世界,提出疗救的主张。
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
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
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或许他们考虑问题考虑得有点儿过于认真了,或许心灵多少有过创伤,或许因为无法同周围人息息相通而多少感到烦恼,也可能因为好不到自我表达的手段而在自尊与自卑之间急剧徘徊。那或许是我,或许是你。把我们的日常生活同含有危险性的偏执性宗教隔开的那堵墙,说不定比我们想象的浅薄得多。
评分一座精神的废墟,一条悲怆的、狭窄的求存之路。读完全书的感想是,奥姆作为纯粹价值的理想国只是其结果的必然,而结构中无限汇集的是整个世界崩塌后无处寄放的游魂。高仓阳毬说,「谢谢你选择了我。」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吧。
评分什么是恶,有没有个人的恶与体制的恶的分别?善与恶的分别又是怎么样。
评分第一部赞
评分翻译太差减分。和原教徒的陈述共鸣很深。宗教可以给偏离现世价值观人群最有力的庇护,但这对个人而言是很消极的解决方式,在此之上的避世更是无穷贻害。时代运转加快,边缘群体增大,群体末世观(当年的诺查丹玛斯,现在的2012)不断往复,社会必须变得更包容,给予边缘群体足够保障(文学艺术,保障救济金),不然同样的悲剧只会越来越频繁。
#一 这部作品,既不是小说,也没有主人公,更谈不上读者们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套路的这样或者那样的描写。这两本书《地下》与《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是一套弥漫着死亡与迷茫气息的非虚构作品。在这本书里,村上春树充当一个聆听者,倾听日本的普通民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当然,这些民...
评分地下的后篇,第一部是受害者的访谈,第二部是奥姆真理教的教徒访谈。选了八个人,六男两女,只有一个是高中生出家,其他都是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后出家成为教徒,奥姆真理教以佛教为底子,又糅合藏传佛教一些原始教义,后期开始变得很极端。八个人都属于不幸福那一个阶层,或者...
评分这本比起地下1来更能吸引我,走上非同寻常道路的人,比起平常百姓更有其吸引人和独特之处。当然,这不代表自己更赞许前者的道路和具体做法。 与村上的感受相同,读毕此书,更突出地感觉到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正如村上所说,缺少一个接收从社会边缘跌落的人的平台),奥姆式的概...
评分 评分相比《地下1》,这本记录参与过奥姆真理教人员的访谈录,我以更快的速度读完了,可能因为自己就是以普通人(类似同情“被 害者”的代入感)视角读的,所以上一本更有感触,为读到被毒气侵害还不知发生何事,仍旧坚持上班,医院人员处理冷漠,明明是受害者却从新闻里得不到有价...
在约定的场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