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餘英時 訪談 思想史 文化 知識分子 曆史 中華書局 學術
发表于2024-06-16
餘英時訪談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餘英時先生於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剋魯格”奬。此奬項被稱為人文學科的“諾貝爾奬”。餘先生是前後三屆五位獲奬者中唯一的華人。香港浸會大學陳緻教授先後三次訪問餘先生,請餘先生暢談學術與人生,內容頗豐。前麵兩篇曾先後在《明報》發錶,第三篇是應中華書局要求,為本書做的專訪。附錄兩篇,之一是劉夢溪先生訪問餘先生的《為瞭文化與社會的重建》,之二是餘先生自撰《我走過的路》。這兩篇對深入瞭解餘先生生平與學術都非常有益。
處處透露齣對你黨的偏見 史料豐富 說來說去就是知識分子要有擔當 推崇古代士大夫那一套
評分“要把金針度與人”
評分處處透露齣對你黨的偏見 史料豐富 說來說去就是知識分子要有擔當 推崇古代士大夫那一套
評分我室友是他一大傢族的。。說餘的弟弟還在村裏現在,每年還接濟他一些錢。balabala..
評分20150811-20160413,呃,拉拉雜雜、深深淺淺,因為不作學問,估計對其中的一些真知珠寶也視而不見瞭
古人云「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西諺也說與人換蘋果,仍各得一隻,若與人換思想,則倍之。大家一致認爲與人交流對學問大有裨益。前提當然是對席者本身要有料,能言之有物,另外還要有清晰的思路及適當的技巧,能問之有方,言之有方。這兩者缺一不可,所以好的訪談難得。 陳...
評分书做得很精致,布面精装,翻起来很舒服。内文的纸张和印刷也很好,几张彩页是粘上去的,也很整齐。发现了里面一处小错误,把“思维”印成了“思唯”(164页上数第6行),应该是校对的问题,中华书局,不应该啊。余先生的观点很清晰、明了,表述也很直接、明白。读后受益匪浅,...
評分读优秀学者的访谈录或回忆录,可谓一举三得:既可藉此得窥正确的读书治学门径,也可从中寻觅解读作者著作乃至前人经典的钥匙,能力尚浅者也不妨从中得知一些学界八卦——当然,高层次的读者不应为八卦而八卦,而应以小见大,理解学界生态和学术潮流之转移。 作为美籍华裔学者的...
評分读这本书是为了做一个情绪上的调剂的——因为昨天刚啃完一本大部头的书,头脑昏涨,正好手头有余英时的这本访谈,就顺便看了。全书主体是香港浸会大学的陈致教授和余英时的先后三次访问(据《后记》,形式是越洋电话访谈而非面谈),后面加了两篇附录,之一是刘梦溪先生访问余...
評分访谈读起来不累,可以泛泛而过,没有太多证据需要思考。更多的是一些思想性的东西,还有一些“八卦”,挺有意思。 但其实,访谈录中,有很多深入的思考,历史的研究方法,历史的思考,做学问做人的思考。自己也就是抽一些零星时间,泛泛而读,应该再集中时间好...
餘英時訪談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