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日本文学 柄谷行人 日本 文学理论 文学 现代性 文论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14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并非学院派式的文学史专著,而是理论批评随笔的结集。1980年出版之后,至今已再版25次,成为后现代批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文学现代性的批判来剖解现性,分别探讨“风景”、“内心”“自白”、“病态”、“儿童”及“叙述方法”等日本现代文学独有特性的形成过程,挖掘文学现代性的起源提示现代文学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共生关系。
现代文学一旦确立了自身,其起源便被忘却。忘却的结果就使得人们相信这一文学的基本观念具有历史普遍性,这一普遍性也就获得了不证自明的霸权地位,由此排斥任何“非现代性”的事物,对任何前现代的事物进行肆意的分割、颠倒和重组。
现代国家本身即是一个造就“人”的教育装置,有趣的是,与阿尔都塞不同,在柄谷行人这里意识形态似乎无关紧要。为英文版增补的第七章“文类之死灭”大赞,不过也可能是比较对欧美学院派的胃口吧。Jameson为英译本所做的序言 In the Mirror of Alternate Modernities 太精彩了。赵京华这个三联译本通达雅致,资料翔实,非常好。
评分概念的对立,外在的“风景”源自内在的“人”——风景的发现,风景和人的隔离或者说双向的发现——心理性的人的诞生;用现代方式解读过去的文学作品,先入为主和“本末倒置”;所谓发现,往往是概念的确立,而非物体的自身的产生。
评分昨天白天的列车上一直在读,饱受震撼!高妙的文论,精彩的笔法,颠覆性的论调。过两天要再读一遍。
评分要读的话,至少要了解些符号学的原理,对东西方绘画有些熟悉,对日本文学史有些了解,起码得看过《小说神髓》外,最重要的一点日语基础,否则什么结尾为啥要用た等等,会读得云山雾罩一般。。。
评分重读。六七十年代日本反抗日美安保协定失败,左翼活动退潮,知识分子退回书斋(中国是九十年代),柄谷在此基础上反观文学与政治关系,认为十九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国民形成过程一致。日本(及中国)现代文学中所写内在自我并非古已有之,自我自白不过是西方基督教忏悔传统的产物(自白决非悔过,而是弱者试图以柔弱姿态获得道德优势,尼采《论道德的谱系》)。西方风景画并不比中国日本山水画、土耳其细密画(《我的名字叫红》)更接近真实,不过是西方透视法的体现,是为认识型的改变。前现代文学并非无深度,感受到深度亦是透视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过去文学进行检选重构;言文一致是对文(汉字)的压抑,儿童的发现是现代国家教育制度的产物,病和医学性的身体是现代西方医药治疗制度的产物。装置的颠倒是范式的转变,风景的发现也是政治的发现。
《类型的死灭》笔记 大冈升平强调,在漱石写作初期作品的时期(1905年)里,世间还有一种并非小说、诗,而应称为“文”这样一种已被忘却了的类型存在(《小说家夏目漱石》)。 存在着一种既不“人情”(浪漫派)也不“没有人情”(自然主义)的“非人情”。简单说,这就是幽...
评分 评分柄谷的行文思路是一而贯终的,所以,每一章的内容虽然有所差异,但是其本质内涵是相同的,在这里讨论“儿童”一节。首先要强调的是柄谷所说的“儿童”与孩子和“大众”与柳田国男的常民的理解,常民和孩子都是具体存在于社会中的人,而“儿童”与“大众”则是知识人为发现自我...
评分“风景一旦确立之后,其起源就被忘却了。这个风景从一开始便仿佛像是存在于外部的客观之物似的。其实,毋宁说这个客观之物实在风景之中确立起来的。” 经由“透视法”而从山水变为风景,正如文学中“写实”的诞生,“自然主义”也并非是自然的。 柄谷行人在这本书里要做的,...
评分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