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余英时 学术史 思想史 历史 戴震 章学诚 史学 经学
发表于2024-06-16
论戴震与章学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作者的“内在理路”说曾经引起很大的争议,读过此书后,不但可以了解这一说法的具体含义并为理解清代学术史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而且还可以启发我们思考近十多年来围绕儒学现代价值问题的诸多争论。
著名中国思想史专家余英时教授对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体察,其风格即与伯林颇多相通。余著《论戴震与章学诚》即曾直接借用这一"伯林比喻",认为章学诚一生致力于"一贯之道",是典型的刺猬;而戴震博学多才,每给人以狐狸的感觉,但细加辨析,则不难发现戴东原骨子里其实仍是一只刺猬。--说到底,中国知识分子总以"志在闻道"自许。在我看来,这种好求"一贯之道"的一元论心态,实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病根,许多悲剧均由此而来,惜乎国内近来虽然对知识分子问题讨论得沸沸扬扬,却鲜有人深究此点。
――甘阳
狐狸与刺猬的说法,是伯林对古希腊残诗"狐狸知道很多的事,但刺猬则知道一件大事"的一种发挥。它用以比喻两种相反的思想性格:"刺猬"的胃口大,喜欢对广泛的事物采取整体把握的立场,即把各种问题或见解都纳入到一个体系中去处理,这种思考方式导编排一以贯之的观念系统;"狐狸"则不然,关心的不必是全,而是多,即多方面的追逐、猎取目标,其思想方式具有离心的倾向。余英时教授的《论戴震与章学诚》就是中国版狐狸与刺猬的故事
――陈少明
好好看啊
评分余氏治学,不过尔尔
评分志存闻道,必空所依傍。
评分难读死了
评分“尊德行”“道问学”的范畴实在不能算是有效的发明。
大部分人觉得好,只是因为他们看懂了余英时摆在台面上那些假设的线索与叙述,并止步于此。他们并不去试图了解作者的意图与撺掇史料的方法,因为这些隐藏着的,不仅拙劣,更气象狭隘。 虽然余英时厌恶六七十年代大陆盛行的意见先行式的史学做法,然而在那个时代里,他却未能免俗...
评分学界一般都认为,中国学术思想到清代以后宋明理学突然中断,整体学风转向训诂,即开始转向对经典和历史的文本与文字研究,而疏远对思想的研究,即在义理、考据、辞章这三个领域,更加重视考据而轻视义理,从哲学转向考据学。造成这个转变的原因,众说纷纭。比如有的认为是清代...
评分余英时在讨论戴震时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两点,一为戴震善于考证,并被目为考证学的领袖(“群狐之首”)但他自己却醉心于义理之学(“刺猬”),用余先生的话来说:“乾隆时代有两个戴东原,一是领导当时学风的考证学家戴东原,另一个则是与当时学风相背的思想家戴东原。” 二是...
评分大部分人觉得好,只是因为他们看懂了余英时摆在台面上那些假设的线索与叙述,并止步于此。他们并不去试图了解作者的意图与撺掇史料的方法,因为这些隐藏着的,不仅拙劣,更气象狭隘。 虽然余英时厌恶六七十年代大陆盛行的意见先行式的史学做法,然而在那个时代里,他却未能免俗...
评分1、中西哲学如何汇通的问题:余英时内在理路说认为,对于中国思想与学术的发展脉络,需要从其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出发考察(但余并不排斥从外在经济、政治等具体理路出发作具体的考察与研究)。但所谓的内在理路似乎又很难成型。余氏对戴震与章学诚的考察(阳明学如何转出浙东史...
论戴震与章学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